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首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将于11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聚焦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是一句老话,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老师们辛勤的付出。可如今教育系统职称制度把整个系统搅得天昏地暗。
建立中小学教师职称是激励一线教师教学,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的教育系统不仅没有实现其初衷,还成为名利、欺诈和权力等的控制,它伤害了大多一线教师的心,是他们的工作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好的制度使魔鬼成为人,坏的制度使人成为魔鬼。在当前的职称制度和教育制度下,许多教师已经成为职称的魔鬼。职称评价已成为教育的“噱头”,污染了教育的净土。现在和将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平躺在他们的职称面前。
职称让老师们明争暗斗。现在职称评审工作已成为许多教师的明争暗斗的主阵地,教师相互争斗成为教师们的“悲哀”,也成为领导者“抓”教师的魔法武器。现在教师职称的工作已经严重偏离了应有的轨道,个别教师处于无奈不得不放弃职称晋升,工作近四十载临近退休仍然还是初级教师。这就导致了个别教师在教育事业上失去了原有的动力。
为职称工作而工作。现在所有教师都以职称为中心。职称晋升为目的,成功评职的老师没有要求,可以不参加任何活动;有些人因为看到职称无望放弃,这些人对各种活动不热情,不参与,成了“佛系”教师。
为职称造假编造和复制粘贴的教学研究“论文”对教育和教学毫无意义,在没有任何实际行为和结果的情况下参与空洞和毫无价值的学科研究已在评职教师中屡见不鲜。
为职称要荣誉。为评职老师们挖空心思地要荣誉也成了某些人的所求,有的领导也很“人性”,在这方面为了需求的人开绿灯,无论工作是否完成,无论工作量有多少。一些优秀的人没有受到尊敬,有些受到尊敬的人也没有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如今的证书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了。没有任何付出的教师也可以利用人际关系加上某项目“指导证书”的美名……。
为职称领导徇私。还有一种现象是,上级领导直接指定了一个特定的人,给谁谁谁留的名额,人们称之为“戴帽子”。有些人在学校制定评价标准可以有一个目标,掌握政策又是一个目标。有些有权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或亲人谋私事,而些有钱人则用手中的钱财买通别人的权力为自己所用。所以,教学水平能力平平,但凭关系和“特殊能力”晋升职称而不服众的老师在各地不在少数;而水平一般但有领导关系做后盾而晋升职称的也屡见不鲜。
城乡差距。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城里不断扩充建设新学校,进城招考条件定在35岁以下,把大量中老年教师阻挡在进城大门之外,城里学校在农村学校吸收大量优秀青年教师,造成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极不合理,而职称评审是以学校为单位,教育系统未统筹安排,这就造成了城里年轻教师扎堆,农村是中老年教师聚集,城里学校教师工作几年就晋升到中高级职称,而农村教师因生源减少,岗位职数随之减少,工作一辈子临近退休仍然是初级教师。
如今未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应优化整合城乡学校建设,缩短差距,逐步淡化职称工资,或将职称作为一项荣誉称号,然后,对这种荣誉获得者进行临时性奖励。合理职称制度能扭转现在的局面,才能使职称真正起到激励每个人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