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儿子和我一起到了沈阳,一面准备英语考试,一面也学着独立生活。
他可以开始完全支配自己用手机的时间,我们不再约束他。其实和现在的很多成年人一样,我们都有对手机的依赖。透过手机,能获取最及时的资讯,也能和其他人随时交谈,距离不再是障碍。最近经常刷到“毕业季”的文章和视频,表达着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祝福。纵然通讯已十分发达,在高中毕业这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节点,他和他的小伙伴们会各奔前程,选择不同的城市和行业。无论是否还有机会再次相遇,都要认真感谢一路走过的人。
他自己背着行李,乘坐地铁,出发到机场,通过安检,乘坐飞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拍照问问妈妈——是不是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方向。他开始自己学着点餐,精打细算每一顿饭菜的性价比。他买了最大瓶的冰红茶,认为这样最划算。我们为他安装了各种生活必备的手机应用,他开始自己找共享单车,用地图导航,走错路了会惊慌,寻求我们的帮助。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小的细节,当他一件一件独立完成时,我才真的感觉,他长大了,不再是那个跟在我身后的小男孩。随着高中生活的结束,慢慢地、慢慢地,我需要跟在他后面,看着他的背影,若即若离,渐行渐远。
他的房间、书桌总是乱糟糟的,东西随意摆放。他时常临出门了,发现东西找不到。正因如此,我们为他准备了几副眼镜,以备不时之需。我特别喜欢整洁的环境,希望一切都是有序的,但我现在慢慢已经不再这样要求他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完全不用活成我想要的样子。《何以为父》中写道:“虽然父子两人经常不认可对方,但其实两个人都在各自处理相同的人生议题。这归根到底是一次父亲同孩子的相互成全,彼此成长。”希望他在年轻的时候尽情张扬独立不留遗憾,在成年时能优雅从容而不被面包左右。
他对自己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优秀。孩子妈妈笑称他就是俗称的“普信男”。自信是潜能的放大镜。他在逐渐建立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不确定,形成自己的主见并敢于坚持。很多时候,没主见比主见不完美更可怕。同时,我也希望他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不急于反驳,这才是真正自信的表现。和他相比,我是笨人。我挺羡慕他的,他已经做到了我不曾做到的事情。我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十分自信,遇事都不愿冒险,行动相对拘执,凡事只肯说三分话。观察思考比一般人细,但下判断比一般人要慢。 我相信他能取得比我更大的成绩,做一个眼中有精悍之气、面中有果决之容的男人。
这两天在深圳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挺开心的。大家身处复杂的竞争的环境,但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不断成长的动力;都能学着淡定、乐观地看待未来;都在寻找一切可能的创新机会,但同时学着保持耐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相信团队,保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