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读懂此文,还是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黄金螺旋线。
黄金螺旋线是斐波那契发现的,所以又称斐波那契螺旋线,就是在一个黄金矩形(宽除以长等于0.618的矩形)先以宽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然后再在剩下的矩形里面再以其中的宽为边长做一个正方形,以此循环做下去,最后在所形成的每个正方形里面画出1/4圆,把圆弧线顺序连接,得到的这条弧线就是“黄金螺旋曲线了”。
据说符合这种规律的构造都是比较美的,比如海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哪位大神把这个概念弄到了摄影构图中,比如这样。
起初看到这个,我也是惊呆了,叹为观止,能用这种构图的人那必定是最强大脑,厉害厉害!
怀着无比的好奇心和海绵一样的求知欲,我又搜索了几张照片,知道看到了这样的示意图,像这样。
名画和雕塑黄金螺旋线解析:
电影黄金螺旋线解析:
动物黄金螺旋线解析:
等等,有一点不对了,好像万物皆可黄金螺旋一下。直到我看到了这些解析图,像这样的。
这下我终于憋不住了,有点笑喷了,我还是本着客观严谨的态度,并且继续怀着一颗火热的求知的心在网上疯狂找相关的知识学习,找到了一些这样的评论。
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对摄影中的黄金螺旋线产生了强烈质疑,认为这个线就是大忽悠,没什么卵用,只要起点任意、角度任意、大小任意,你总能找到符合黄金螺旋线的部位。
但还是有一些人支持这条线的,作为我个人来说,好不容易学会这条线,也不想白做无用功,我想试着找一下其他的支撑点,看看这条线到底有没有用。
下面分别是摄影构图中的九宫格(三分法)构图、黄金分割线构图、黄金三角形构图示意图,本人亲自绘制。
我现在把这三种构图线重合在一起看一下有什么效果。
看上图,我惊奇的发现,他们的交叉点是多么的接近,其中黄金三角形构图和黄金螺旋线构图的点位还是重合的,在三分法的交叉点处往左上一点就是黄金分割线构图,往右下一点就是黄金螺旋线和黄金三角形构图了。
为什么上面有些构图看起来有点牵强附会、滑稽可笑,那是因为很多人忽略了一点,黄金螺旋线那个矩形也需要是“宽比长”为0.618的,你本身照片的比例都不是这个,何谈黄金螺旋线构图。有些人根本不明白这个,就把黄金螺旋线用在局部,哪里看起来能解释通就放哪里。
这样的做法,只能让更多的人质疑黄金螺旋线都是事后诸葛亮给生搬硬套进去的。
所谓的构图是对整张图片来讲的,你不能找一个局部就套上各种构图,强行解释一通,要这样的话,什么图都能说是黄金螺旋线了。
其实,黄金螺旋线并不深奥,并不像有些人讲的那么高大上和神秘,大多数摄影师和艺术家根本没有想的那么深,确实是有很多人为了显示自己懂得多而强行给作品套用、强行解释。但是黄金螺旋线也并不是像有些人讲的一点用没有的,在摄影里面用好这种构图确实会让画面美很多。
总结一下:
第一:在单一主体摄影中和三分法差不了多少,你能拍好三分法就够了,因为黄金螺旋线的点位和三分法构图、黄金分割线构图、或者黄金三角形构图的点位差不多的,摄影的构图不是数学题,不用严格不差的依据某一构图法;
第二:黄金螺旋线的主要应用就在于两人及多人的构图中,现在的手机、相机或者辅助摄影APP很多也都能调出黄金螺旋线的参考线,你只要用这个曲线把各个主体包围进来、安排好,把焦点放置好,你事后就能有个“合理解释”了。
摄影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尤其当摄影时机来的时候,根本来不及多想就需要马上按下快门,什么构图的都是凭直觉和经验,只要画面有你想要的艺术效果就是好的照片。有人甚至总结了二三十种构图方法,这么多并不是你摄影创作的束缚,也不是数学题必须分毫不差的严格依照,只是参考,要做到心中无构图而眼中胜有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