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情况要学会具体分析
——引自《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七章“有效教学,历史,数学,科学示例”
《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已经阅读了一半了,其中有很多知识,算是浅层次的理解了,但是掌没掌握还是不太清楚。这次的阅读,专门挑了一个结合实例分析的章节,我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教学,才能取得优秀的教学效果。
这一章我是从头看到尾,觉得很多内容现在的普通教师也是在用的。比如情境导入,比如结组探究——构建“学习共同体”等等。那么普通教师和示例中专家教师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我总结了几点:
1.知己知彼。专家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他们理解自己所拥有知识的内容,而且他们也能更明白学生的层次。只有既能清楚自己的知识存储量,还能了解学习者特征,两两结合,专家教师才能用自己的知识去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普通教师的教学可能仅仅知识考虑到了教学大纲,他们虽然对自己的知识存储量有很清楚的认知,但是对学生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所以达不到像示例中的专家教师那样的教学效果。
2.学会运用方法。仅仅是拥有丰富的知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与教学法知识互相作用,学科知识本身是不能引导学生的。所以专家教师除了拥有丰富的知识,他们还有教学法知识。清楚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如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而这些都依靠教学法的作用。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教师在授课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学习,而是让学生透过事情的本质去学会分析,培养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这一点往往是很难做到的,可能现在教学比较注重的是进度,教师们为了中考、高考不舍得浪费一点点时间,这就无疑中给“授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困难。包括高中,题海战术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老师们也都认为量的积累会造成质的变化。
4.对症下药。专家教师还有一项技能就是对症下药。他们不仅要熟悉本学科,还必须知道妨碍他人学习的“概念障碍”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去突破他们的问题困境,打破困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们可能拥有大量的相关知识的信息,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有效地运用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出结论。所以,要清楚学生的学习的困境究竟是什么,是一个比较重要且必要的技能。
5.专家教师即是“教练”。专家教师通常是把自己当做是教练,他们不知识单纯的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而是周密安排练习,并在一个辅导员的帮助下进行必要的练习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效率是低效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练”去引导他们去做一些必要的练习,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去学习。
希望自己能沿着专家的道路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