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题记
自智能手机风靡全球,“低头族”便成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代名词。当这些年轻的“行尸走肉”风靡各种场合,有一支队伍也正在异军突起。他们正在努力的跟进着时代的步伐,他们正在使劲儿的试图挤进现代年轻人的队伍……
“钱奶奶,你用语音说,写字我们不认识的”
“他张婶儿,昨天你发朋友圈的那些花儿是从谁家拍的呀?”
“我在快手上面看到你儿子了,这娃现在长这么俊了”
......
姥姥左手拿着手机,用右手的食指一条条点开群里的几十条语音消息,全神贯注的听着,时不时自言自语的说些什么。我问她在跟谁聊天,她说那是他们村上的老太太们建的微信群。我开玩笑的跟她说“你们还挺时髦的呀,还会建群,还会在朋友圈发图片,还会玩快手,怎么这么厉害呀?我都不会”。她目不转睛的盯着手机,笑得合不拢嘴。
姥姥今年七十四岁,上过几年学,会写几个字,在他们村上还算是个“文化人”,刚刚群里面说的钱奶奶便是她。
记忆中姥姥是个很好学的人,记得我上初中的那段时间,她迷恋上了佛经,自己用白纸装订了几个本子,还包了书皮儿。白天干农活儿,晚上就在那昏暗的灯光下抄佛经,姥爷也坐在一旁帮她认字儿。有争议了就来问我,我若不认识,想方设法也要帮他们查到。因为这也是我在他们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绝对不会放过。
因为村子不大,什么事情都传的很快,也容易形成一种“跟风潮流”,没几天,就看到几乎村上每个老太太都有一本自抄的佛经。
我喜欢看她们带着自己的小本子,聚到一起,戴着老花镜,一起看,一起念,一起讨论,一起虔诚着她们的信仰。那种状态像极了一群认真玩耍的小朋友,又像极了一群正在认真备考的学生。任她们忘记吃午饭,都不忍去打扰她们的快乐。
那时候没有智能,没有手机,没有人知道“万能的朋友圈”,更没有人知道不见面就可以“三五成群”的聊天。那时的她们经常聚到一起做针线活儿,扭秧歌。那时的她们都有个盼头,盼望着儿子女儿能时不时的回家看看,因为他们不会相信“反正随时都可以视频,跟见面一样”这句话在他们有生之年会成为儿女们工作忙,没时间回家的借口。
从前的时光很慢,慢到一上午她们可以念好几遍经书,慢到一下午她们可以缝好几双鞋垫。慢到他们始终相信儿女们正在回家的路上,慢到他们无法想象这个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会迅速到即刻就能吞噬掉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
上小学的时候,每天都可以回家,看着爸爸妈妈似乎永远都不会老去,便从未想过去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初中的时候,一周回一次家,每次临回学校的时候姥姥会在包里塞满好吃的,到学校就和同学分享。高中的时候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到家,妈妈总是做上一大桌饭菜,说学习辛苦,多补补。上了大学,一年回两次家,回家后什么家务都不让做,爸爸似乎也不知道我在学校学的是什么。工作后一年回一次家,每次到家都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踏实。是啊,有父母的地方,的确踏实。
现在每年回家,发现姥姥姥爷比以前更“好学”了,一有空就让我教他们怎么改微信备注?怎么转发链接?怎么拍快手视频?怎么收藏图片......和我们一样,他们也都在倒腾手机上的东西。我还是会耐心的去教他们,但是现在,并不是想在他们面前证明我有多厉害,多懂高科技。而是我觉得我们走的太快了,他们正在后面努力的追赶,看着他们蹒跚的奔跑,生怕看不到我们的背影,实在是让人心疼。而我们为何就不能放慢脚步,等等他们呢?
今年年三十晚上,接姥姥姥爷去家里吃年夜饭,回去的车上,他们手上拿着的手机,一直亮着屏幕。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两人的手机都在“六朵金花”(家庭群)的界面,看着女儿女婿们在群里抢红包,两人乐呵呵的说着谁抢的多,谁抢的少......
不知怎么的,心头忽然涌上一阵酸楚。
抢红包原本就图个娱乐、热闹,可是漆黑的除夕夜,当手机屏幕的光照到他们苍老的脸颊时,我怎么就只看到了无药可救的孤独呢?
工作、生活,导致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总想着过年的时候能放下手机,抽时间多陪他们聊聊天。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他们却习惯性的拿起了手机。聊天、看视频、刷抖音......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我们可能会惊讶,他们怎么会这么多东西?可我们知道他们是怎么一点一点学会这些东西的吗?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去学习这些东西吗?
去年过年回家,晚上和姥姥姥爷睡在一起,半夜十一点多,两个人的手机微信一直在响。姥爷下床去拿来手机,俩人就爬在被窝里看。
我问他们:“是群里的消息吧?”
姥姥说:“是的,是你姨娘们,”
我说:“她们有事吗?这么晚了”。
她说:“没事,就是聊聊天的”。
我说“我帮你们把那个声音关了吧,这么吵,还能睡觉吗”。
姥爷说“咦,不要关,万一她们有什么事情呢!你关了我们不会开”。
姥姥也随声附和的说着“就是啊”。
我深深地心疼了一下他们,忽然想起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用自己的手机悄悄的建了一个群,跟姨娘们说太晚的时候就不要在那个群里发消息了,影响他们休息。后来,就没有听到他们的手机响了,两个人这才放下手机睡觉了。
我不忍心在他们看手机的时候去打扰他们,因为是我们逼着他们习惯了没有我们的日子,也是我们逼着他们走进了“手机一族”的行列。当他们捧着手机坐在那里认真的看,偶尔还会笑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是手机解救了他们无人陪伴的孤独,相反,我看到的是两个更为孤独的灵魂……
我就在他们身边,我可以陪他们说话,吃饭,睡觉。但我却解救不了他们这后半生的孤独。 因为,我终究要离开。一切都显得那么无能为力,曾经说好的长大了就要让他们享福的呢?我们倾尽全力在努力专心的想着怎么把工作做好,做好了之后还要更好,更更好,永无止境……
却从未想过怎么放慢脚步等等身后的父母,他们老了,走不动了。
时至今日,我才幡然醒悟父母老了,真正需要的,只有陪伴,除此之外,他们别无所求。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别走的太快,等等自己的灵魂”。我想,或许我们的灵魂就是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