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指导学生完成了本学期最后一次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现对本次习作指导课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孩子们玩耍的欢乐图片,唤起了他们的记忆,让课堂氛围迅速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这一点较为成功。但在引导学生如何将玩耍过程写得生动具体时,方法不够多样。我主要是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回忆细节,如 “当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心情怎样?” 然而,对于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引导还不够深入,他们在描述时仍显得较为简略和平淡。
从教学过程来看,小组讨论分享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交流中拓展了思路。但在时间把控上存在不足,导致后面写作和点评时间略显仓促。部分学生未能在课堂上完成完整的习作,而在点评环节,也只能选取少数同学的作品进行分析,无法全面地给予每个学生针对性的反馈。
在教学效果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本次习作的主题和要求,写出基本的游玩经历,但在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逻辑性上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罗列事件,缺乏对细节的刻画和情感的融入。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写作方法的系统性指导,例如运用更多的范文片段,详细讲解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使文章增色。同时,更加合理地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扎实推进,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和修改时间。此外,还会增加个性化的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建议,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习作课上有所收获,真正提高写作能力,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