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聪是跟妈妈在家里带大的。妈妈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从小培养小朋友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很注意家长自身的言行,小朋友耳濡目染,形成了讲礼貌有教养的良好性格。孩子上学之后,表现也不错。这一天,孩子妈妈突然收到老师发来的信息,说有同学反映,孩子在班里说粗话。妈妈起初不相信,因为自己一直教小朋友懂礼貌,不能说粗话,平时也从来没听小朋友说过,怎么可能呢。妈妈问小朋友,一问之下,小朋友承认在学校里的确是说了粗话。妈妈又惊又气,百思不得其解,惊的是自问从小对小朋友教育得很好,孩子也懂得说粗话不对,怎么会突然就变了呢?
相信小聪妈妈遇到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妈妈都会遇到。懂礼貌的孩子怎么突然就变得“粗野”起来了。
那么,遇到孩子说粗话,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小朋友说粗话的心理动机。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一、对于年幼的孩子。幼小的孩子处在学习语言的阶段,对各种词汇都充满了好奇,会尝试,看看不同语言人们对其的反应。如果大人们对某些语言词汇特别敏感,反应很大,就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会更多地更喜欢说这些词汇,以获得大人的关注。这种情况,称为儿童的“诅咒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他们并不清晰明白词语的具体意义,只是单纯的觉得这样说有意思。如果每次这么说的时候,大人都有特别异常的反应,这样反而会强化了他们的这一认知和行为。因为他们会觉得说这些字眼,引起大人们巨大的反应“很有趣”,而且又能成功地获得大人的关注,这是一般词汇达不到的效果,因此他们就乐此不彼了。
对于这种状况,家长应该冷处理,不要特别反应,用平常心对待,孩子说这些话得不到特别的反馈,就会觉得没意思,久而久之就会不想说了。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他停止说之后,平静地告诉他这是不礼貌的,但不要在孩子说的时候立即愤怒激动地制止他,而应该在冷处理之后平静地告诉他。
二、比较大的孩子。这个时候的孩子,能够理解词汇的涵义,并清楚知道词汇具有伤害他人的意味。这时候的孩子说粗话,往往是出于表达愤怒的需要。当孩子遇到生气的事,不知道怎么表达愤怒,很可能“口不择言”。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词对人的侮辱程度,只是觉得这样说最能表达愤怒。加上如果和孩子争执的对方也也说粗话的时候,很容易让本来不说粗话的孩子跟着模仿,“一争高下”。
上面小聪的例子就是这样。他本来是有教养的孩子,可是班里有些同学经常说粗话,小聪和他们闹矛盾的时候,这些孩子总在争执的时候对小聪说粗话,小聪气不过,于是也学着他们的粗话回应,久而久之,就说得越来越多。孩子的心理,是因为“一时之气”,觉得被对方这么说不骂回去会显得很“懦弱”,觉得说粗话“很厉害”,要争个胜负。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管理自己的情绪。否则的话,说粗话的不良习惯就会真正形成。
首先让孩子知道,表达愤怒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选择理性,温和,有教养的态度。其次,让孩子明白,在争执中的“胜利”,并不是真正的胜利,在争执中的示弱,也并非真的懦弱。对于那些无理取闹毫无意义无礼的争执,选择退出和避开,才是真正的“胜利”。保持自己的教养,自尊和尊重,才是真的“厉害”,而不必像别人一样恶言相向来争高下。同时,引导孩子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
怎样引导孩子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
1、 要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鼓励孩子把生气时候的感受说出来,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而不要一开始就生气的责骂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他们交谈,孩子的情绪在你这里得到倾泻的出口,就会平静下来。对于喜欢画画的孩子,也可以让孩子通过画画或写日记等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2、 学会转移注意力。在恶言相向的争执中,学会退出,无谓再争执下去,避开无礼的人,做一些其他事情来转移愤怒的情绪。比如和别的同学玩耍喜欢的游戏,做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或运动,读书之类,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管理自己情绪的习惯。
最后,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精神成长环境。现在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很娇纵,在物质生活上会尽可能满足,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精神成长的需要。给孩子创造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是物质的,更要是精神上的。父母应该注重自身的言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对孩子的要求自己都做不到,自然孩子是不会真心接受你的教育的。好的教育不是用要求得来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坏的教育方式。
孩子的问题往往都是由家庭,父母,教育,环境引起的。只要用心倾听,试图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构建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关系,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往往就能找到很好的解决方式。
教育孩子的同时也是父母自身的成长,育儿是作为父母的一场全面的修炼之路。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愿父母们都能透过这面镜子看清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