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医师、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在心理学界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核心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有意义的精神活动,可以通过精神分析这种心理学技巧进行解析。梦境所演示的,其实是内心某种愿望的达成,即使连那些不那么愉快的梦也是,只不过真实欲望在这个时候被伪装起来了而已。
一、在弗洛伊德以前,人们如何看待梦?
在弗洛伊德以前,一般人对于梦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梦是来自鬼神的启示,可以预卜未来,可以指导行动;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梦是没有意义的胡思乱想,没法解释。
二、弗洛伊德如何看待梦?
弗洛伊德首先否定了上述两种对梦的看法,他认为把梦当成超自然力量的启示是迷信,同时,他反对把梦当成没有意义的胡思乱想,认为梦是充满意义的,梦和做梦者清醒状态的思想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解释的,用心理学技巧来解释梦完全是有可能的。
弗洛伊德也否定了民间的两种解梦方法:象征法全凭一种主观的推测以及直觉的反应,密码法则靠个别人编写的“解梦书”来翻译梦,而解梦书籍提供的解释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这两种方法都不可靠。他提出用精神分析法来解析梦。
三、梦到底是什么?
梦是愿望的达成,这是《梦的解析》这本书最核心、最重要的结论。弗洛伊德认为,所有梦的核心本质都是愿望的达成,就算是让我们痛苦、焦虑的噩梦也不例外。只不过成年人的心理活动比小孩子复杂得多,在梦里实现自己的心愿不会像小孩子那么简单直接、毫不掩饰,他们会通过伪装把真实的欲望隐藏起来。
弗洛伊德举了个例子,他的女病人梦见自己很疼爱的侄儿死了,看起来梦境很不愉快,其实是为了伪装女病人想见到心上人的愿望,因为心上人是她姐姐的朋友,一定会出现在侄儿的葬礼上。
四、梦为什么要进行伪装?
弗洛伊德用冰山一角比喻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冰山是能被我们觉察到的意识,而淹没在海面之下的绝大部分,则是我们根本觉察不到的潜意识。梦是愿望的达成,可是这个愿望只有想办法从潜意识层面进入意识层面,才能成功形成一个梦,并在梦里实现这个愿望。人的内心有很多不光彩的甚至自私的欲望,这些欲望难以启齿或者见不得人,所以一直被内心的道德感压抑和排斥着,被关在潜意识里,为了从潜意识里跑出来并合理地出现在意识层面的梦境里,这些被压抑、被排斥的欲望会进行伪装。
五、梦有哪些伪装手段?
梦的伪装有四种工作机制,分别是浓缩作用、移置作用、象征作用、润饰作用。经过这四种工作机制的伪装和加工,梦的真实意图就被成功地隐藏起来了。
六、如何用精神分析法来解释我们的梦?
梦是愿望的达成,所以,解析梦的关键就是找到做梦者想在梦里达成的那个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不管梦境多么奇特,它的材料永远来自现实世界。换句话说,我们不会梦到我们没见过、没听过、没经历过、没想过的东西。那么从分析的角度看,梦不管耍了多少花招来改造、加工、伪装自己,制造梦的素材全都是可以从做梦者的真实生活中找到来源的。用精神分析法解析梦,就是将梦境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针对各个部分展开自由联想,追溯这些念头和想法在真实生活中的来源,然后再找出不同部分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