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热了,暖气烫了,这是今年入冬以来梦寐以求的福音。
老百姓是天——这句常挂嘴边常见歌词的口号,终于落了地。本想继续追忆流年往事,看来不得不趁机数道数道供热取暖这件寒区百姓的民生大事。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用这句话送给供热企业一点儿不为过。不管是哪类所有制性质的,只要能避重就轻,投机取巧,从来都是把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放在首位。也许这么说会冤枉一些好人,殃及少量无辜,至少在我记忆中,每到入冬之后的采暖期,省市媒体关于民生社会新闻的焦点永远离不了“不达标投诉”、“管线故障”、“热费纠纷”等令人心寒的话题。这些年,自媒体兴起盛行,那些老百姓易于发声惯于关注的短视频平台,更是怨气沸腾,负能集结。
单说这次本小区停气三天三夜这件事,有太多的如果这个、如果那个之类的前题假设可以推测。当然,遵循中国老百姓隐忍宽厚的德行,我们尽最大可能去把这次管线爆裂定性为意外,充满各种不可抗力因素。然而,在遭遇多年罕见的巨冷冬寒之时,一次本可缓缓谅恕的公共突发事件,却因为应急处置和危机公关的不妥当、不完善而留下污点,惹上骂名。
啥也不说,毕竟问题最后还是解决了。三九天开始了,屋子好算热起来了,比之前段日子升温明显,暖气从温吞到烫手,这是今冬以来求之不得的触觉。你说,这片小区的居民们,是该拍手庆幸,还是该愤恨无语呢?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可以更早实现的供热达标和服务到位,必须在大范围长时间因故障停热引发群众追责后才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呢?
自打我从江苏回到龙江,气温加剧下降,渲染已久的冷冬如期来临。渐渐地,业主群里吐槽屋子冷、抱怨暖气凉的民意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良心说,业委会和一众业主,为了公共利益,频繁打电话反映诉求,冒着大冷天上访游说,可谓是想尽办法,用尽气力。图什么?不就是家中住着暖乎,老人孩子不挨冻受罪吗?就是这一点怎么讲也不过分也不出格的基本保障和要求,得到满足的路途却是无比漫长。
不知应不应“感谢”这次爆管及停气,若是没有这样极端的民生事件突发,也许整个冬天,我和邻居们就会瑟瑟而过,再也找不到家的温暖。不论如何,结局是好的终归值得庆祝,但愿不会昙花一现,也但愿不再起什么别的幺蛾子。
出于公心,更多是曾经的同病相怜使我悲天悯人。想想那些仍旧生活在温度不达标的凄冷之中,苦苦维权而无法得到护佑的人们,我的心,不觉于甜美之下泛起了一味窘涩。
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顽症旧疾的染患亦绝非一日之功。怕有违规制,怕扯起来就一发不收,事件背后的弊端祸根遂不去细刨深究。总之,仅想作为一名普通居民,呼吁那些与民生有关的监管部门和服务行业: 百姓的冷暖从不是小事儿,你们,都长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