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说了要明确好自己的目标,等我们确定好了目标,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做计划了呢?你平时做过计划吗?
你会不会也像以前的我一样,做的计划可漂亮可详细啦,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也标上去了,最后一项都没完成。
我有一段时间是跟着张萌学习《人生效率手册》,从早上4点起床一直到晚上23点,全天每个刻度都排满了任务。我大概坚持了15天,然后每天都把神经绷得很紧,最后快要把自己给逼疯了。
尤其是自己没完成的时候,莫名的许多压力与焦虑就是过于烦琐和僵化的学习计划带来的,最后又是不了了之。
那我们究竟要如何来做计划呢?我们今天分三个部分来讲。第一、有计划地学习。第二、根据学习任务规划好时间。第三、深度了解自己人性的弱点。
001有计划地学习
有计划地学习,不是把学习任务全部塞进各时间段内的精细作息表格里,更加不是把时间单位划分得越小,任务塞得越满,学习计划便越好。
说实话,我虽然买了Mark my day 的日程本,但是我很少按上面的刻度来完成任务。像阅读、英语和跑步,我平时喜欢尽量把这三项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在早餐前先处理完。
然后其他时间段想去处理什么就去处理什么。要是没空,我就会把这件事情往后挪。我的自控力、执行力还没有强到像王云强那种时间颗粒为15分钟。
像那种严丝合缝的精确日程计划,只适合自控力、执行能力强的人,将任务一个个落实到每分每秒。
你千万不要因为听说清华北大生的计划书不错,然后你直接生搬硬套地拿来用。否则,完不成的计划,弊远大于利,它会打击你的自信心,打乱你的学习节奏。更恐怖的是,它会将你裹挟一种“完不成也是正常”的心态,会让你对于好不容易树立起的学习目标产生怀疑。
制作学习计划表,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做得再精致漂亮的计划表,如果经常完成不成,会让自己产生一种不自律的羞愧和焦虑的负面情绪。甚至不断地打破自我承诺,在潜意识里埋下对于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轻视和不信任。
这些情绪和潜意识,足以将一个兴致勃勃地向着目标前进学习的你拖入自暴自弃的深渊中。记得做计划的时候,我们要量力而行。
还有就是在学习中,我们要避免道德许可效应。什么叫做道德许可效应?
这种效应,你说不定就做过。比方说你准备瘦身,然后在健身房练了2个小时,为了犒劳自己完成了2小时的运动,然后放纵自己去吃几块甜点。
很多人在为自己制定了一份严格自律的学习计划后,误以为制订计划就离学习目标近了一步,在心里产生了虚假的愉悦感,反而把执行这份学习计划推到了脑后。一个看似符合“道德标准”的“好”的学习计划,却将学习者推向了“坏”的自我安慰中。
确切地说,当我们对某事有了一个道德标准后,在做出相关的行为和判断时,反而更倾向于违背这项道德标准,它就叫道德许可效应。
高效能的学习,是有计划的学习,不是怎样做一份‘漂亮的计划’。有计划的学习是要综合主观和客观因素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真正有效的计划。
以上是我们说的第一大点,有计划地学习,不是只做一份漂亮的学习计划表。要我看来,如果你只管做学习计划,不完成的话,你还不如拿那个做一个漂亮的计划表的时间来完成你的学习任务。
如何才能做到对自己有计划,而且就像为自己量身定做的一样?我们要考虑客观因素:学习任务时限和主观因素:自身的人性弱点。那我们接下来就来讲讲客观因素:根据学习任务规划好时间。
002根据学习任务规划好时间
尤其是我们要去考试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根据学习任务来制定学习计划。在制定学习计划前,你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①这个学习任务的难度,究竟需要我做多少学习量和练习量?
②大约折合时间多少?
③再来判断这个是长期的学习任务还是一个短期的学习任务?
④两周以内能解决的为短期,以月为单位的属于长期。
短期学习的任务特点有:时间要用在重点,回报率最高的学习内容上。简单粗暴地讲就是哪里考得多,哪个知识点考得频繁,你就把精力和时间就放哪里。
长期的学习任务特点有:均匀用力,保持匀速前进,在最后的两周内加速,最后一周疯狂冲刺。
其实这两种学习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短期任务中我们锻炼爆发力,有利于在长期学习中提高效率。在长期学习中储备下的知识背景,能够在面对下一个‘抱佛脚’的学习任务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捷径’。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他5岁就开始背百科全书,然后他对学习特别的热忱。也因为如此,在他那强大的知识背景下,他那临时抱佛脚的功夫,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他能在短短的几十个小时内学会一门新技术,所以网上曾经流传,他开除一个人,只需要2-3天,他自己就能顶替。
后来我自己也经常戏称不是没有临时抱佛脚这一说,是我们的功底不到家,所以才没抱成。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下,是我们能够理性地区分学习任务的性质,并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我们讲的第二点,根据学习任务来规划时间,接下来,我们要来讲讲主观因素:深度了解自己人性的弱点。
003深度了解自己人性的弱点
我喜欢早餐前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处理完,像跑步、读书,还有其他学习。早上那段时间,很安静,不容易被打扰,容易聚焦。我也喜欢清晨跑步,外面的世界很安静,感觉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一样。
还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也能很容易投入。这个时候,大家都睡了,我家的神兽也不会再找我,微信也不再跳动。但是早上4:30就起床,晚上2点还不睡觉,我是做不到的。所以早上学习或者晚上学习,我只能选其一。
你也一样,你需问问自己:
①你习惯几点起床、几点睡觉?
②你聚焦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③你平时坐在书桌前进入状态是需要多少时间?
④你是喜欢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吗?
⑤比起一切都严丝合缝地安排,你是更喜欢看心情做事吗?
⑥每次让你完不成学习任务的事情是什么?
你一定要不停地扪心自问,你自然就会对自己人性的弱点和倾向的作息状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我比较散漫,不喜欢拘束,我做事情也没定性。所以那种从早上4点到晚上23点每个时间刻度都排满的计划不适合我。我喜欢做日计划,不喜欢做时计划,就是今天这几件事情做完了,然后随心所欲地去做其他的事情。
我们不需要去跟别人比,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尤其是知道自己有哪些人性的弱点,并尊重它,然后合理稳定推进你的学习进程才是重要的。
你呢?你是喜欢把所有的时间刻度都排满,然后连分秒都算进去呢?还是也像我这样,一天当中不管哪个时间段做完都可以?
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度了解自己人性的弱点。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如何合理地规划学习计划。第一、有计划地学习;第二、根据学习任务规划好时间;第三、深度了解自己人性的弱点。只有我们清晰地了解这些主观客观的因素后,我们才能制定得了适合我们自己的学习计划,从而更高效能地学习。
师父,自从你上次跟我说哪怕只读透一本书也能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后,我真的开始放慢阅读速度了。
你不是问我想超你哪方面的车吗?那就先从自己的专业开始吧!先从如何学习开始?如何教别人学习开始,把自己的基础打夯实了,再开始跨领域。
谢谢你告诉我‘低下头做自己要做的事,拿起岁月成为自己要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