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妈妈分享了小tina的快乐日记,生活寻常小事,在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眼里都奇妙无比.我好奇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文字怎么会如此优美灵动.tina妈妈说她们每天都会读诗,在不识字的时候,妈妈读给孩子听,现在自己识字了,自己读,几年来每天读一首诗的习惯从未间断.可以说,小tina是听着诗歌长大的姑娘,她的世界纯净,澄明,无边无界,她在自己的精神花园里奔跑,跳跃,飞翔,起舞,诗意地生长.
在幼升小,小学升初中,中考高考一路考试压力下,很多家长焦虑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冲刺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能够坚持陪孩子每天读一些诗歌,单纯地陪孩子走进诗的世界的妈妈,的确值得敬佩.
诗和远方,撩起了多少人的幻想,勾起多少人逃离现实生活的渴望.然而,生活,并非在别处,它鲜活地在此刻当下此时此地.我们都有感觉疲惫的时候,时空意义上的远方也不是谁都有机会体验的地方,但是诗里有任何人随时可以抵达的远方,它会带我们进入一个备份的世界,那里有美好的一切,在那里我们的精神可以得到净化和滋养.一个从诗里走出来的孩子,她是不会觉得无聊的,因为她听得到太阳的私语,花儿的歌唱,听得到雨的欢笑,看得见风的舞蹈.
诗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入场券,当然抵达入口的路,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这点我现在绝不怀疑.因为,昨天晚上,我给三岁的恺恺读谷川俊太郎的诗歌‘河流’, 我读:妈妈,河流为什么不休息.读完这一句我停下问恺恺为什么,恺恺说,‘因为她要去大海里’,而这首诗的诗人写的下一句就是:那是因为大海妈妈,等待着它的归程.这倒不是说答案的正确与否,更有意义的是孩子对河流欢快流淌不歇息的感知和理解.恺恺这么说,应该是和他的体验有关. 2周前,我陪恺恺在海边的沙滩上挖沙子,挖出了水,后来挖出一条渠道,水欢快地流进了大海里,他站在那里看看小水流,看看大海,对我说:妈妈,大海里有我们的水啊.
诗也许源于生活,也许源于想象,但不管灵感来自何方,终究是个人感悟的映像.它是我们开心时的锦添花,难过时的避风港.我们每个人呢,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选择诗意地活在现实生活里.
学习tina妈妈,我也从昨天开始,开启了我们的150天读诗计划,有朋友建议我建个打卡群,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主意,非常有助于生活方式的养成,大家也可以分享彼此遇见的好诗,开始策划一下,或许取名:幸好有诗,见了你,见了自己.
最后,就分享一下小小tina8月去海边玩耍时的几篇日记吧
2018年8月12 作者tina
小溪流,手拉手
你在前,我在后
挣挣抢抢,跑跑闹闹
奔向海里头
2018年8月13
小贝壳,一个,两个,三四个
大贝壳,五个,六个,七八个
躺在沙滩等着我
捡起来,揣兜里,回家送哥哥
2018年8月14日
蛋黄像宝宝
蛋清像妈妈
蛋壳像爸爸
一层包一层
一起成一家
本文最初发表于公众号:亲子共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