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夫人和几位朋友聚餐,其间聊到梦想这个话题,其中一个朋友说他的梦想就是要影响和改变一批人,他认为一个人的经济实力越高认知度就越高,他比别人有钱,所以他认为有责任用自己的认知去影响和改变其他人。
“一个人的经济实力越高认知度就越高”这句话是否正确我并不在意,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只是表明了人类对于自我的自恋倾向,对这个观点的反对与批评也不过是自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我感兴趣的是我们总是想要去影响和改变别人,这是自恋的一种延伸,不仅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而且认为唯有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别人都应该以我的观点为标准。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人类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想以自我的认知为标准去影响和改变别人,这是人类个体的共性,它们都源自于人类对自我的自恋与执着,却又相互矛盾与冲突。
我最执着自我的时期是在高中,因为从小喜欢看书,总是觉得其他的同龄人都很幼稚,唯有自己很有想法,但又找不到可以交流的人,于是天天到网上结交同类,然后全国各地的交笔友,高中三年积累下来的信件就有厚厚的好几打。直到考大学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重新让自己慢慢沉淀下来。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差异性是无法消除的,即使只有我们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唯一可以改变的,是我们对待这种差异性的态度,我们是排他的,还是包容的,这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
我们生活当中很大部分痛苦的来源就来自于想要改变他人的欲望,父母想改变他们的孩子,妻子想改变她的丈夫,在激烈的家庭斗争中这种改变他人的欲望甚至能够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做威胁。比如有一次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位母亲,她说她的女儿谈恋爱了,但是她不喜欢那个男的,如果她女儿敢嫁给那个男的,她就去跳黄浦江。
其实这种思维模式细思下来非常奇怪,“我是为了你好,所以你必须接受,如果你不接受,我就伤害我自己”,这是什么逻辑,可偏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特别是在亲情和爱情的亲密关系当中。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种心理处于婴儿的共生期水平,缺乏个体之间的清晰界限,也就是说在那位母亲的眼里,女儿是她个体的一部分,女儿违背了她的意愿就是她自己背叛了自己,所以她宁愿以伤害自己为威胁也要维持自我的完整与统一。
作为被改变的一方,我们为何总是感受到那么的痛苦甚至痛恨呢,因为对方说的道理我们其实都懂,但是我们还是想要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我们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独立个体,而你却永远在重复着喋喋不休。
所以慢慢的我们发现有太多的无效沟通甚至让我们越走越远,我们发现自己真的不可能去改变任何一个人,我们只能去展现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我们只能去做好我们自己,即使对方改变了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因为那是他自己内心做出的决定与选择。
好好活出自己,尊重他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要走,这是我对于生命的态度。
或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