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婚纱影楼行业好几年了,最幸福的无非两件事,第一件说起来有些俗气,那就是成单,获得高额提成,从而实现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第二件那便是见证千千万万得客户,各式各样的幸福。
或者,很多人会觉得各式各样的幸福这种说法不是很得当,毕竟幸福都是相似的。尤其是在正直青春,又情路顺遂的年少爱侣眼中,幸福都是一种不偏不倚,恰好是你的模样。殊不知,很多的人,在一波三折,好事多磨里,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好在幸福尽管有着不同的面孔,但终究殊途同归。今天我要讲的这个关于幸福的故事,是关于我的一对客人,我就称她为莉姐和辉哥吧。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莉姐在湖南某小城服兵役,在三个月的新兵集训结束后,就分配到了卫生所,成为了一名卫生员。
当时的莉姐,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军旗,番号,操场,点燃了莉姐昂扬的青春。军中男儿提拔的身姿和阳刚的气度,更是为莉姐十八岁的梦境添上了玫瑰的色彩。
忘了说了,莉姐是个美人,即便现在不再那么年轻,也看得出来,当年的她一定一众男兵心中的初恋女神。但是,丘比特之箭偏偏射中了莉姐和当时某技术连队的战士-辉哥。
相信大家在一些军旅剧中也看到过类似的情节——“泡病号”。没错,辉哥当时也是个十八九岁的半大男孩,再一次例行体检邂逅了莉姐之后,每隔一段就要去卫生所泡一次病号,什么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的说辞都用了个遍。少年的心思是藏不住的,即便言语上没有任何表达,眼神中也会有难掩的爱意。莉姐对于辉哥的用意心领神会,不久,两人几乎是毫无悬念的相爱了。
由于两人都是战士,又处在同一驻地,按当时的条令条例是不能够恋爱的,所以只能够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这一份青涩的地下恋,就好像,两个偷偷早恋的中学生,带着丝丝惶恐和甜蜜,捧着这份感情。
三年的军旅时光转瞬即逝,莉姐和辉哥要面临的除了复员,还有分离,两人的家长相隔一千多公里,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只能够约定写信,保持联络,再计划两人下一步得感情走向。
后面的事,也没有太多的戏剧性,莉姐回到家后,换了地址,没有来得及通知辉哥,而辉哥也还没来得及给她写信就搬了家,就这样失去了联系。生活毕竟不是电影和戏剧,什么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桥段更多出现在艺术作品当中。两人也没有为十八岁时那份青涩的爱情去付出太多的守候,也没有过多执着的追寻。再后来,天各一方,各自婚嫁了。
莉姐与丈夫的婚姻生活,其实也很简单,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多好,就是平平淡淡地过着,波澜不惊。可能对于别人来说,就这样过一生也未尝不可。但是莉姐心里始终有一团火,就像杨不悔所说的一样,殷六侠就是她喜欢的第一个糖人,后面的,再好都比不上。在过了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后,莉姐似乎在某些方面顿悟了,知道婚姻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没有喜欢的,宁愿不要。她有些惺惺地和丈夫说了句对不起,丈夫微笑着说没关系。就这样,两人说再见的姿态都像这十五年年的婚姻生活一样,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又过了两年,随着通信发达,莉姐陆续联系上了一些失散多年的老战友。她有意地通过其他战友去寻找辉哥的下落,当时她的想法也很简单,只是想知道他的情况,因为他们当年以那样的方式结束感情,相当于是一本书还未读到结局,就遗失了。尽管跨越了十年,也要去把这本书读完,这是作为一个读者应有的认真态度,即便为这段感情画个句号也好。
终于,莉姐联系上辉哥了,很巧,辉哥这些年的生活,感情,和莉姐出奇的相似,是的,辉哥现在也是单身了,自然而然两个人又走到了一起。说是巧,但又是必然,这些年,他们都是彼此心中的一段未了情,心里有个糖人,其他的都不算什么了。
辉哥和莉姐的这本书,算是拾起来,一起读到了结局,但是,这只是一个篇章的终结,恋人篇的结局,终归是圆满了,尽管错过了十几年。至于婚姻的故事,余生留有大量的篇章让他们发挥。最后,非常俗气地祝他们幸福,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