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宋辛弃疾眼中,孙权堪称三国时期第一流的英雄;“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亲可敬的苏轼眼中,孙权也是射猛虎的英雄!
同时代的曹操更是“生子当如孙仲谋”,最早的发声者,可见大家对这位少年英雄都非常认可,孙权孙仲谋也不负众望,从父亲孙坚,哥哥孙策手里接过大旗,牢牢掌握江东这块地盘,最终三分天下,成就帝王基业!
孙权还比曹操、刘备两个对手掌握大权的时间多得多,有更多的时间开疆拓土,谋划统一霸业,然而东吴却没能更进一步,甚至在他之后迅速衰落,没了当年雄风!问题就出在,面对选择继承人这一千古难题,孙权彻底迷失,昏招频出!
第一,太子孙登英年早逝,摧毁孙权的意志。
孙权在夷陵之战胜出,确定三国鼎立之势后,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原本进展非常顺利,孙权很早立了长子孙登为太子,避免了手足相残的争储闹剧。
长子孙登非常争气,继承了老孙家的优良传统,聪明睿智、好学上进,孙权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寻遍各路名师教授太子,程秉、张温等江东名士悉数入宫为师。
孙权还同时尽心为孙登培养势力,招诸葛瑾之子诸葛恪、三朝元老张昭之子张休、丞相顾雍之孙顾谭等进宫,和孙登一起读书习武,从小培养感情。
这还没完,孙权还与东吴重臣周家联姻,娉娶已故都督周瑜之女为太子妃,周家可是传承百年的江东望族,孙权为了孙登顺利掌权,真是煞费苦心!
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马上立孙登为皇太子。随后迁都建业,让孙登留守武昌,并派击败了刘备的名将陆逊辅佐孙登。孙登眼看就是下一代吴国明君了,偏偏有人看不惯了!
老天爷不乐意了,年仅33岁的孙登突遭重病,一命呜呼。这时孙权已经59岁了,老来丧子,对孙权内心的冲击可想而知!也正是这件事,彻底摧毁了孙权的意志,之后便屡屡犯错!
第二,策划导演“和霸之争”,摧毁孙权的人性。
孙权总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孙登英年早逝,次子孙虑也是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喜爱,被孙权委以重任,镇守驻守半州,现在的江西九江一带,也是东吴一方诸侯。然而孙虑比孙登还惨,22岁就去世了。
孙权的三子孙和,自幼聪慧,擅长骑射,礼贤下士,颇具明君之风,关键孙和与已故太子孙登交往甚密。孙登去世之前,就向孙权推荐孙和为太子,称“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于是在孙登去世第二年,孙权立19岁的孙和为太子。孙和不负孙登期望,为人和善,处事严以律己,陈寿的《三国志》里讲“和有好善之姿,规自砥砺”。看起来储位传承顺风顺,长幼有序,波澜不惊!
可偏偏孙权的脑袋抽筋,公然宣称:“霸儿有乃父之风”就是说四子孙霸最像自己,当时的孙霸被封为鲁王,深受孙权宠爱。这下有了孙权的变相支持,鲁王孙霸明里暗里纠集朝堂势力,诬陷太子孙和及其支持者,开始争储君之位!
于是东吴的朝堂分成了两派,太子派已升任丞相的陆逊为首,核心成员有前太子孙登的发小张休、诸葛恪、顾谭,以及吴中四姓朱家的代表骠骑将军朱据等,这样一来,四大家族的陆、顾、张、朱四大家族辅佐幼主孙和,占尽优势!
而鲁王孙霸,主要利用自己的姐姐,就是孙权长女孙鲁班,和孙和母亲王夫人之间的矛盾,勾结孙鲁班的老公,时任大司马的全琮,联合孙权宠妃步夫人的的同族—骠骑将军步骘,加上自己的亲信吴安、杨竺等形成鲁王派。孙鲁班与孙霸联合进言,说孙和暗中谋划夺权,对孙权不敬。
此时的孙权又自以为是,玩起了帝王的平衡术。孙权觉得孙家并非江东本土世族,算是外来户,担心后代镇不住吴中四姓代表的四大家族势力,于是利用“和霸之争”派使者活活骂死了盖世英才的陆逊,诛杀了朱据和张休,顾谭、顾承等人被流放,四大家族彻底崩溃!
为了这场戏演得更真,孙权还废掉了太子孙和,赐死了鲁王孙霸,“鲁王派”的全寄、吴安等被一同诛杀,杨竺更是被流尸于江。这等于俩儿子两败俱伤,还赔上多为朝臣性命!
到了这一步大家才看明白,这是孙权一手导演的大戏。“和霸之争”后,江东本土世族损失惨重,以往互为好友的江东名士们,如今结下世仇,再无联合可能!孙权为了巩固孙家政权,人性泯灭,残忍弑杀!
第三,固执己见“废长立幼”,摧毁孙权的英名。
孙权仗着儿子多,牺牲了老三和老四,消除了朝野隐患。接下来还得选储君,此时孙权已经年近70,还有三个儿子,老五孙奋、老六孙休加上最小的儿子孙亮。
孙权为老五孙奋娉娶了袁术的孙女,封为齐王,迁居武昌,要知道孙权当年最喜欢的太子孙登就镇守武昌;老六孙休13岁时,就拜师擅长礼论的谢慈,知书达理,也算人中龙凤。
所以孙权的选项很多,结果却选了最糟的那个!孙权的决定让人大跌眼镜,最终传位给年仅9岁的孙亮!真是越老越糊涂,此时才明白孔子所说:“老而不死,是为贼也。老人手中的权力,往往变成祸害!
选择孙亮接班,孙权也做出过解释,传言说孙亮的母亲潘淑有孕,梦见有人赐龙头予她,随即生下孙亮。孙权老来得子,十分疼爱,史书记载孙亮非常聪明,“年七岁为皇太子,见傅相具师资之礼,大臣重之”。
孙奋母亲叫仲姬,地位显然不高;孙休的母亲王夫人,是孙权的一位妃嫔,当然不能和贵为皇后的潘淑相比。孙奋与孙休出生时,自然也都没有异像出现,这妥妥的现代宫斗剧!
可惜孙亮再聪明,也只是个娃娃,等他成年亲政时,东吴的大权落到权臣孙綝手中,而孙綝残虐无道,挟天子之令清除异己。公元258年,孙綝废掉孙亮,将其贬为会稽王,迎立孙权六子孙休为帝,东吴国力严重削弱,从此走向衰亡!
回顾孙权一生,前半生雄才大略,开创吴国基业;可后半生,沉迷于帝王心机,一番折腾,人才济济的东吴朝堂出现人才断层,生生把自己玩残了,只能给后代子孙留千疮百孔的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