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最聪明的人是谁?估计很多人会说是诸葛亮。其实,曹操麾下有一位谋士,如果和诸葛亮PK智谋,毫不逊色。有人说他“只言乱天下,片语定乾坤。”这个人就是贾诩。
纵观贾诩的一生,堪称传奇。他虽然多次“跳槽”,却都能得到新领导的重用。他多次面临“职场”抉择,每次都挑中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项。
在乱世中,贾诩一直活到77岁寿终正寝。去世后,被追封为“肃侯”。对比同时期的名士,如诸葛亮、庞统、荀彧、杨修……结局都不太好,不是累死、病死,就是战死、被杀。所以,易中天教授曾说,贾诩是三国“最聪明”的人。
除运气因素外,贾诩的人生能够一路开挂,与他拥有超强的向上管理能力分不开。
从古至今,任何人想在组织中做成事,都需要各种资源的支持,而资源的分配权力在上级手上。因此,向上管理格外重要。向上管理不是一味地跪舔,而是通过沟通,对上级施加影响,帮你协调资源、达成目标。
向上管理的前提是赢得上级的信任。而获取信任的关键,在于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你首先要专注于工作,为老板和公司创造价值,才能逐步提高信任值。用今人的眼光看,贾诩“向上管理”的能力几乎可以打满分。
在为张绣效力的时候,贾诩就有意“跳槽”到曹操集团。曹操的疑心极重,贾诩数次易主,还曾用计害死他的儿子曹昂、大将典韦。背着这些“黑历史”,贾诩如何能赢得曹操的信任?
第一招就是劝说张绣归曹。官渡之战前,曹操与袁绍对峙,双方都想拉拢张绣。贾诩认为曹操的胜算更大,但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心有顾忌。贾诩劝说他:“袁绍心胸狭隘,连他兄弟袁术都容不下,何况是你这样的外姓人。”
贾诩又补充了三个理由:“第一,袁绍势力大,我们人少,现在归附他,一定不会受重视。曹操实力弱小,如果我们归顺,他一定高兴。第二,曹操奉天子之令行事天下,名正言顺。第三,曹操有称王称霸的志向,为了向天下显示他的德行,一定不会公报私仇。”张绣被说服了,投降曹操。曹操果然予以重用,还和张绣结成儿女亲家。
贾诩此举相当于向曹操纳了投名状,表了忠心。张绣归降解了曹操的宛城之危,壮大了曹军的实力,还向天下昭示了曹操诚信、爱才的品德。后来曹操见了贾诩高兴地说:“让我的诚信昭示于天下,这都要感谢你啊!”
《三国志·贾诩传》“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为曹操献上离间计,瓦解了马超、韩遂的军事同盟,为平定关中立下功劳。在之后的战役中,贾诩屡献奇谋,帮助曹操平定天下,成为曹魏的开国功臣。
贾诩极为了解帝王的心术,恪守君臣相处之道。他虽然做过执金吾、冀州牧、太中大夫等高官,但都是有名无实的虚职,没有实权。贾诩内心知道曹操对自己仍有猜忌和提防,就极力避免卷入曹魏内部的权力斗争。
217年,曹魏立国已久,但世子大位仍未确定。曹操咨询贾诩的意见。贾诩沉默不语,曹操再问,贾诩才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选择继承人的故事。”这其实是暗示曹操勿废长立幼,自取其乱。曹操听罢,立嫡长子曹丕为继承人。
曹丕称帝后,封贾诩为太尉。贾诩仍然低调行事,恐遭猜忌,引来祸端,闭门谢客,子女婚嫁也不攀附权贵。
《三国志·贾诩传》“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贾诩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眼光精准,善于识人、懂得站队。在关键时刻,他总能快速认清形势,加入更有前途的公司。
贾诩最初是董卓的军师,董卓死后,又先后投靠过李傕、郭汜、段煨。之后,他又做了宛城军阀张绣的谋士。199年,贾诩劝说张绣归降曹操。归曹后,贾诩施展才能,成为曹操的核心谋士。当曹操选择继位人时,贾诩暗暗帮助曹丕。曹丕称帝后,拜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之首,册封寿乡侯。
贾诩深谙乱世生存法则,毕生奉行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得享高官厚禄,寿终正寝。但这种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未必有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很多时候,个人和组织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如果一个组织中充斥着贾诩这样的“聪明人”,无疑是场灾难。
“祸乱长安”是贾诩一生的污点。董卓死后,王允清算董卓余党。贾诩怂恿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杀了王允。这场战乱令东汉朝廷陷入灭顶之灾,数万百姓死伤惨重。贾诩看出李郭两人残暴不仁,不是明主,他拒绝封侯的奖赏,找了个借口远离。不久,李郭二人死于自相残杀,而贾诩投靠了新东家。
裴松之批评他说:“贾诩用只言片语,让国家深陷衰亡的痛苦,百姓们受到严酷的迫害残杀。贾诩的罪过太大了!”也正因此事,贾诩得到了“三国第一毒士”的恶名。
《三国志·贾诩传》: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余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 诩之罪也,一何大哉!
贾诩劝前老板张绣降曹,他自己成为最大的赢家,登上更高的平台,得到新老板曹操的器重,一路平步青云。而张绣的命运很悲惨,沦为曹操的“马前卒”,等袁绍被消灭、北方平定后,张绣失去了利用价值。曹丕继位后,将张绣编排了罪名处死。从这个角度看,贾诩坑了张绣,为自己的前途铺平了道路。
还有人批评贾诩,认为他没有政治理想和操守,“谋身不谋国”。他在多个阵营之间反复横跳,从来不忠心于一个主公,永远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最在意的就是如何保全自己,这是一种极度自私的利己主义。贾诩追求的不是“匡扶汉室”“开万世功业”,而是个人的现世安稳。与胸怀大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相比,贾诩的人生境界和层次低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