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以家人之名》,很多身边的朋友说看到后边真是越看越来气,我却觉得去掉主角们的感情线,后面的情节真是设计的太值得让我们反思了,很有现实意义。
昨天看到齐明月一家三口的摊牌,眼泪都要下来了。应该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家的影子。一个家庭里家人的影响是相互的,一个勤劳的母亲有可能惯出一个懒惰的丈夫,由于母亲逐渐形成的家庭包办思维,界限感就会逐渐模糊,管了家中琐事,也要去管孩子人生发展,对丈夫自然而然也会形成一种“你不干就少说话”的看法,逐渐就演变成了一言堂。由于这样的家庭关系可能是从家庭建立就已经形成的,对孩子来说从出生起就会一直受制于这种包办式的爱,即使成年后明白问题所在,潜意识里也非常压抑、很难逃离,狠不下心来。
而反过来看,实际也正是这样的家人塑造了唠叨和专制的母亲。平时以工作忙为由不管家的父亲,多少男人用怕麻烦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堂而皇之的把妻子和家务当空气,成了天天躺在沙发上的甩手掌柜;回家就往那儿一躺、东西堆的到处都是的我们,一边享受着母亲的照顾一边又嫌唠叨。那倒是都勤快起来甭让别人唠叨啊!
大家互相影响着成了现在的样子。齐明月关于家和万事兴那句话太经典了“这不是和,是逃避问题!”有的家庭用沉默和忍耐来逃避问题;有的家庭出现发泄情绪的爆发式争吵,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的家庭发展到离婚这一步,却还是把责任单方面怪罪到某个人头上。
我觉得问题关键在于界限感和尊重。当代婚姻中,男女地位较为平等,家庭关系趋于合作式。很多母亲由于工作和孕育子女等情况,确实更加辛苦一些。如何让男女双方以及孩子都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合理分工,既相互照顾承担又有独立空间和明确的界限感,这是每个家庭要反思的地方。同时,家庭成员长期在一起,距离没了美也没了,很容易忽视尊重的问题。这里说的尊重是指对一个社会人的尊重。我们和朋友相处有时比跟家人相处要舒服,就是因为朋友间恰到好处的关心和点到即止的尊重。家人关系中实际上也应该有这样的觉悟。
昨天的一点感悟和大家分享,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