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自己创造的,同频率相互吸引,共鸣……原来都是一个道理!

一直听到一句话: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创造的!

但我一直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这句话。明明就是有那么多“逼不得已”的事情,难道我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看《大脑简史》这本书,虽然我从脑科学的角度似乎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大部分现代脑神经科学家以及研究心灵问题的心灵哲学家都认为:意识是大脑活动的产物。

那大脑为什么要产生意识呢?

意识让我们得以认识世界,但是也让我们脱离了现实。

其实我们只是“间接”地看世界。

我们真正接触到的是大脑对这个世界的“虚拟摹本”。

我们感官在接收到外在世界的能量和信息后,会产生电生理变化。这些电生理信息传入大脑后,大脑会对这些电生理讯号做出诠释,重新创造出一个类似外在世界的“虚拟世界”。

以上这段话是不是很难以理解?的确,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两个字:诠释。

即我们自己的世界是我们自己“诠释”来的世界!

说一个小学二年级课文里的故事吧:小马过河

这条河是同一条河,

但小松鼠因为大脑里有“伙伴被淹死”的经验,诠释出来的世界是:小马,你不能过这条河,这条河很深!

老牛因为大脑里有“亲身淌过这条河到对岸”的经验,诠释出来的世界是:小马,这条河很钱,你能过这条河!

那小马没有经验啊,是不是?原本对于这条河,他大脑里没有可以提供的“神经通路”作为参考,这就取决于他相信谁:

他相信松鼠,自然过不了河!

他相信老牛,也有可能过不了河!

所以,他只有自己去尝试一下才行!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呢?但生活中就是很多事情,武断地认为要么A,要么B……

同样的一件事情,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见到的“智”,见到的“仁”,皆有自己心生!所以自己的世界就是由自己创造的!

就好比,今天晚上和我的妈妈谈起了下个月我打算参加一次“空腹行禅修”的6天5夜的活动,原本我是抱着很开心的心态和妈妈分享的,妈妈看完后就武断的说:是骗人的!当时,我能感觉到有受挫感!但我马上转念,妈妈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她对新的事物就是一种“防御”和自我保护的状态。她的那句话是大脑里习惯性出来的一句话!

其实,我也发现自己内在的焦虑。我在和儿子提及一件新的事情时,儿子第一句话也是先“不要”!我看见了自己内心焦虑的根源,以及内心对妈妈的埋怨。那其实妈妈也不想这样的,那怎么办呢?

我只有改变我自己的观念!

首先,我要理解妈妈。妈妈这一辈子习惯性思维已经很多了,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不过,妈妈也在努力的有变化,我看见了。

其次,我不要把儿子的问题看了太重,孩子还小,虽然早期性格有些影响。但我既然学习了,我需要先放下“有色眼镜”,再慢慢地引导儿子打开思维,放下防御式大脑,往开放式,积极的方向引导。

最后,我要学会爱自己。这是我这辈子的人生功课。我也不是完美的。我尽到自己的责任即可,其他的交给时间,交给信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