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团聚,永远少不了炊火来升温。
几人拥聚在灶台旁,用一句句寒暄和一阵阵欢笑来充满小而温馨的厨房,每个人脸上都映着幸福且欢乐的红光。
当唠嗑烘托的气氛逐渐升温到极点,驱动这这个房间里面对厨艺最自信最权威的人,点起了灶火,挥起了菜刀 ,于案板桌台之间与葱姜蒜油奏起了圆舞曲,与菜肉鱼蛋打起了交响乐,最后,在锅铲勺筷中为观众献上最终的大合唱。
傍晚,外婆家的厨房挤入了我和母亲,因为最新的疫情,厨房难得的热闹了起来,这次来找外婆的目的 自然就是好好的吃上外婆的拿手绝活。
一个电饼铛,为外婆的技艺施展提供了用武之地,就好似为一位武道大家建了一个练武场一样,胜似锦上添花的存在。
捧满手小麦粉,雪光珠华盈手而握,机关暗动,玉珠流水涓涓而来,冲入粉堆,瞬间大珠小珠落玉盘,与粒粒面粉相拥,再下翠竹碧筷作为媒介,引导着这场热舞。另一旁,乌青黑闸,切开了翡翠青葱,撒入面糊之中,可谓:西湖断桥缘依旧,白娘小青候伊人。
热锅浇油,是厨房中最最激动而且最最关键的一道美妙佳音。是堪比列阵后那一声冲锋号,研好墨那第一次的蘸笔下字的存在。
之后将面糊倒入,竹蜻蜓在灶台圣手上灵巧一抖,便勾勒出无数美意。形具,手持一枚玉子,轻轻一磕,蛋黄蛋白相继落入面饼之上,一轮天然的金乌落入这幅“卷轴”,竹蜻蜓将其按压,抹出道道霞光金线,翻面,刷上那神秘而美妙的酱汁 ,再落入娇红的火腿。
片刻,这独属于盐城的传统鸡蛋饼便摆上了餐盘,迎接它的是我痴迷流连的目光。
吃的时候莫名感觉说不出的欣喜与欢乐 ,毕竟在病毒肆虐的环境,能吃到如此人间珍馐,真是快哉。
或许,这就是人生的平安喜乐吧。
就是吃完了,唇齿间都留有香气,胃部暖暖的,使得热气映红的脸庞衬的更加红艳。更难道的,是这暖流,已经涌入心里。
无论繁忙琐碎事务的母亲也好,无聊枯燥学习的我也罢,能陪在外婆身边,吃一口热乎的好吃的,这每一分每一秒我都不觉得无聊,每一刻都有他的意义,厨房间仿佛就是我们的世外桃源,这里是褪去所有负面情绪的,只有温馨的小小天地。
却自有它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