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09年大学毕业的,工作8年来,经历了非常多的事情,谈恋爱,结婚,买房,生子,33岁的我,心智慢慢成长了起来。回想起刚刚参加工作的前5年,我的工作状态,每天非常的忙碌,一旦别人问我在忙什么的时候,我又不知道在忙些什么事情。每天起来很累,一回到家里就想睡觉。最要命的是,短短的两年,我竟然得了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随着人的体重特飙升。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难道梦想中的工作就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我看到很成功人士,每天工作也那么忙,那么艰辛,他们还是那么的快乐。我相信很多朋友,曾经也有过我这样的经历,包括现在也有很多朋友有我这样的经历。
于是我就去阅读一些时间管理的书籍,找到了一些答案,就是我做事情不够专注,根据书籍上的说法,我也尝试一断时间,效果还挺不错,但是仅仅知道了技法,但是不知道心法。也就是说,我是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为何这么做。就这段时间,随着我接触心理学和脑科学知识越来越多,我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心法,理解了为什么我之前的忙碌,仅仅是看起来很忙碌,而对于事情本身而言,我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事情质量不高,更重要的是,我每天特别的累,没有充实的感觉,在工作中找不到快乐,幸福。
我觉得人活在世界上,首先得活的明白,那必须要了解我们自己,最重要的是了解每天顶着的肉球—大脑,了解它的工作机制,了解它的喜好,让它更加高效的为我们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们的大脑的特性。
原因一:不喜欢一段时间同时做多件事情
在前面“三脑”的文章中,提到了我们人类分别三个脑:思考脑、反思脑、存储脑。特别是针对脑力工作者的,使用的最多的是思考脑,因为每天要学习,听报告,开会。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因为是新人,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这种生活,也常常听到其他同事说,这种学习方式没有价值,于是,我也就听之任之,边听报告边做看书,边听报告边批作业。可是非常奇怪,开会的时候批的作业,作业就是会经常批错,开会的时候看书,就是看不进去,从而导致心情非常不舒服,看书也是走马观花。
昨天从《慢思考》这本书中,了解了大脑工作机制,因为我们的思考脑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非常不喜欢一段时间同时做多件事情,在书中提到是四大原因:首先,做多件事情时,虽然看起来两件事都在做,但是两件事情的质量都不高,专家优质报告听不进去,作业批改质量也很差。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其次,在做这两件事情的时候,在中间相互切换的时候,很多的信息会丢失,要么是专家的报告中非常重要的观点,要么是书籍中的某一观点,由于缺乏思考,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再次,我们即使能够收到这样的信息,但是因为不同的切换,从而导致,信息无法及时存入,一段时间之后,信息丢失率非常之高;最后从能量的角度来说,同时做两件事情,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我们的大脑是不够用的。
原因二:不喜欢一段时间做不断切换的事情
我们的思考脑不喜欢在一段时间做不断切换的事情,就在前面,我也是做这么个事情。当我开始做PPT时候,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咨询一些事情,然后我又继续做PPT的时候,叮咚一声,来了一条短信或者是微信,我又接着做ppt,又来了一个刚才那个同事的电话。因为每件事情,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需要思考脑来工作的。因此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量。
在脑科学知识中,我也找到,一段时间做不断切换事情时,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当我们在做任务A的时候,突然转到一个任务B。在相互转换过程中,能量会损耗,我们已经在做任务A的时,已经建立起做任务A的时候的相关的背景知识,经验知识,其实对于任务B是一种严重的信息干扰;当我们在做任务B的时候,我们又要重新建立起,相关于任务B的一些背景知识,经验知识。这种能量损耗,我们称为,转换损耗。特别注意的是,当两个任务的背景知识和经验知识相差较大的时候,转换损耗就越大。
方法一: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情(离线思考)
由于不知道自己大脑的工作机制,因此,因为我每天看起来很忙,同事一个电话,领导一个电话我就马上去做他们要求我去做的时候。总是不能专注做工作,从而导致,幸福感越来越低,每天特别累。
那么我就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我就从外部环境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专注。首先我将自己的手机静音或者震动,每隔1个小时,去洗手间或接开水时,查看一些手机,同事的电话。其次,我在做事情的时候,我会关闭一切网络上的QQ等通讯工具。让自己全身心投入,我需要做的事情。
方法二:一段时间做同类事情(批量处理)
当我知道,不同的事情切换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时,我会将要做的事情,进行分类,将同类的事情放在一起处理,比如说:成长类:阅读写作;班级工作类:教育学生安排工作;杂事类:修电脑拿杂志打印等;因为这些分类,在不同的切换的时候,消耗的能量较少,比如说,班级工作类,我会在集中的时间(大课间活动),找学生谈话,安排工作;在成长类的时候,因为要消耗大量的脑力,我会将其安排在精力非常充沛的上午;杂事类,因为是机械类的工作,我会安排在下午,精力不是很充分的时间去做。
方法三:相差较大的事情切换间隔注意休息(间隔休息)
最后还要注意一点,若是两件事情差别较大的时,在不同的任务切换时间间隔,需要更多的事情去休息,因为这个时候存储脑需要将前一个任务进行处理,整理,分类,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后一个任务的进行,不会对其进行干扰。比如说,前一个事情是文字类工作,后一个事情是工程类工作,他们之间就相差甚大。
总之,我们不能做一个看起来忙碌的人,真正在忙什么,你自己也不知道。我们必须要了解大脑工作机制,然后根据大脑的特点,来提高我们的大脑的工作效率,简单的说,要做到专注:第一,离线思考;第二,批量处理;第三,间隔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