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克里克·贝利的专注力后,我再一次对如何专注有了更深的感触。从大学时读的《超专注力》,丹尼尔·卡尼曼的《专注》,再到近期看的《不分心》,我一直在寻找如何提升自己的方法,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实,要做最好的自己首先我们要在身体素质上做好准备,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再好的想法也落不到实处。
那么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呢?抛开先天因素不说,我们可以做的事就是从改善自己睡眠做起。当代年轻人最坏的习惯莫过于晚睡,而造成晚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数码设备,痛定思痛,那我们就摈弃掉卧室里所有的蓝光设备,晚上八点以后打开飞行模式,睡前一小时就不摸手机,给自己造成物理断网的环境。其次,睡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尽量让自己在睡前体温降下来,平静自己的心情,平复自己的心跳。为快速进入深度睡眠做好准备。其次,当你拥有了良好睡眠好,就从饮食和运动入手,为自己打造一个强壮的身体做好夯实基础。
小时候常常听爸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小时候,我们又怎么懂本钱到底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当你工作、学习需要你充沛的精力来支持时,你可能才会慢慢理解以前爸妈逼你去运动时而你赖在房间打游戏的无知,不过好在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只要开始行动,我们仍然是自己身体的主人,每天或者至少一周三次半小时的有氧运动,每天不少于10000步的行走,这些硬性指标都在构筑我们身体的长城。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进去都食物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选择绿色蔬菜与高蛋白合理搭配的饮食,也是为自己良好表现续航的重要一环。
当你身体上已经做好了迎接“专注的准备时”,那我们就开始一场专注力的旅行吧!如何在学习时保持专注是我自己想要阅读这本书最想得到的答案,而事实是我们都有使自己保持专注的能力,而差异是在每个人能够专注的时间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我们能够专注的时长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及时休息,让自己在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解决的复杂问题中抽离出来,这也是本书提到专注时最重要的观点,所谓专注,就是指我们把大部分的注意力分配给了需要集中注意力去解决的复杂性智力活动,而字眼意义上的不专注并不是指我们不在线的情况,而是指我们在做习惯性任务时的自动性动作,而此刻需要大脑调度的注意力不需要那么多,对于此时的我们而言,我们的注意力是发散的,而发散注意力时,作者指出此时也是创造力指数最高时,我们可以选择把需要更具有创意的工作留在这个时候来完成。说到这,我们同样也要区分自己的工作、学习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来去去区分我们可能需要专注的时长,给自己做预设,也是进行一个“黄金专注期”的有效一招,当我们心里有准备了,相应的进行调整,也是我们学习时的策略。到此时,我们进行了一个学习的闭环,学习和放松。
那么我们如何提升自己的专注时长呢?作者指出,冥想是提升自己专注的有效办法,无论我们冥想半小时,十分钟或是三分钟,冥想都能有效的提升专注力。这是因为我们在冥想时,注意力的使用范围就这自己的呼吸上,而往往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调度的可是远远超过只需要注意呼吸的注意力,当我们一次又一次从呼吸走神又拉回到呼吸上时,我们对“注意力”的控制会越来越熟练,同时我们也在扩展自己的注意力可使用范围,因此,一有空闲时间,就进行冥想,是我们提升专注的最好时机,不要觉得舍不得自己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在路上我们都在修行,而生命并不完全都由高光时刻构成,那些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我们生命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越会花时间越能收获想要的自己。
当然书上还有很多翔实的数据跟论证,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好好研读一下这本《专注力》。如果你看到了这里,请原谅我没有什么逻辑的读后感,第一次在简书上码字,有点冗余,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