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优秀的决策者不会做很多的决策,他们只做那些重要的决策。
最重要、最艰难的并不是做决策,最重要、最艰难的事情是确保思考的问题是正确的。
决策所需行动必须符合采取这些行动的人的理解能力、知识、价值观和语言。
有效决策的7个构成要素
1:判断是否需要做出决策:不必要的决策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而且有可能让所有的决策失效。例如外科医生的思维:没有哪个手术是没有风险的,因此外科医生必须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2:对问题进行分类:一般问题用标准规则和惯例来解答,独特的问题用独特方案单个来解决。真正独特的事件非常罕见。一个组织遇到的几乎每一个问题都总是有别的人已经解决过。
3:对问题进行界定:没有什么事情的危害比针对错误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回答更大!针对正确的问题做出错误的回答,通常是可以修改和挽救。如果问题界定错误而回答正确,试图通过换一个答案来纠正,是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的。
界定一个问题是否正确,问一下3个问题:它是关于什么的?什么东西与此相关?关键是什么?
确保问题得到正确界定的方法就是将它与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对比。除非所界定的问题能够解释并且包括所有观察到的事实,否则界定是不完整的,要么就是错误的。
4:判断什么是正确的:做决策的时候最终总是要做出一些妥协的。妥协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妥协犹如“半截面包也总比没有强”,错误的妥协犹如“半个孩子比得不到孩子更糟糕”
一个不完美但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便是正确的妥协
一个不能解决问题的方案便是错误的妥协,而且还会造成危害。
不要提前把妥协方案告诉别人,只能把正确的决策告诉他们,这是所有谈判都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
5:让别人接受决策:决策要生效,必须在决策流程的最源头就考虑如何让别人接受这个决策。
在一片欢呼中出台的行政决策绝不是好决策,只有通过不同看法的碰撞、不同观点的对话、并在不同判断中做出选择,才有可能做出好决策。
决策时的第一准则: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不做决策。
6:如何把决策转化为行动:一个决策除非从一开始就考虑所采取的行动,否则就不可能生效。
7:用实际结果检验决策:一个重要的决策,结果通常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显示出来,因此在决策中必须融入监控和报告机制,根据实际结果对原来的预期进行持续不断的检验。
指挥官在做出决策后,不会依靠各种报告来判断决策的执行情况,而是会亲临一线去检查。
在决策中建立持续学习机制
在管理者的所有工作领域中,在决策中建立持续嘘唏的机会是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对照实际结果与决策时的预期结果。
医生把治疗后患者病情的发展,也就是医生所做决策的结果写下来。这种方法能让一位天赋平常的医生在数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执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