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下午,我们就迫不及待根据位次开始挑可以报考的学校,并且又去咨询了高三的班主任,突然发现这个分数并不能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本来前一晚还充满憧憬与希望,现在突然感觉有点沮丧。回来的路上,儿子一直沉默不语。我坐在他的后边,看着他,有点心疼。人们常说,越努力越幸运,我想,儿子之所以面临这样无奈的境地,应该是他的努力还不足以超越别人,心疼他苦,但又惋惜他觉悟太晚。分数是公平的,是检验努力的唯一标准。
因为预计的报考学校的改变,专业也要相应的做出改变。我们开始选学校,发现每个学校的专业都是种类繁多,其中有一大部分专业看名称根本就不了解学的是什么,毕业干什么。于是,我开始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的专业,儿子虽然也搜了许多内容,来了解这个专业,但表情看起来一直恹恹的。26号整整一天,我们都在做这些工作。
傍晚时候,楼下的邻居回来了,我去看她买的报考指南。她家孩子和儿子一班,成绩一直优秀,高考考了593分,她觉得有点憋屈。她告诉我,她家准备报提前批,走个公安之类的,出来进编制,她觉得也不错。
从她家回来,我问儿子提前批,他说没他的份,那是优秀学生的权利。因为他们班都没有订招生之友,我便让今年也参加高考的表妹给我查报考条件。很快,报考条件和近三年的分数表妹给我发了过来,儿子完全符合!
看了学校的介绍及招生的专业,心里有点激动,或许这是一次绝处逢生的机会!晚上9点多,我把近三年来的分数及体检要求发给了儿子和老公。
27号早饭后,我问儿子意见,他说,不想弄。语气听起来有点烦。我不再说话,但心里很是不甘。一天继续找学校。顺着位次找,省内心仪的学校发现上不了,北上广及沿海的好学校更上不了,偏远地区的学校有点不想去。
到了晚饭时,本省的学校基本上已经确定,他又选了东北的两所学校,不知怎的,我有点伤感。
晚上躺在床上,和已经参加工作的两个学生聊天,其中一个原来在东北师大上学,现在本市一所高中当老师,另一个在本省的一个二本学校上学,现在江苏的一家大企业上班。当老师的学生说不是985、211之类的不能去外地上,竞争力不强,外地没有人脉,混得艰难,终究是要回来,不如在本省差不多的城市上,以后也好混。江苏企业的学生说,普通大学上哪个都一样,毕业人家不问一本二本,只看重点和普通,学个热门的专业,沿海和本省的大城市都好发展。并且给我介绍了他的专业,说只要技术学到手,世界500强也是急需要的。两个人不同的建议,让我细思很久,难以入睡。走提前批,很大可能性成为公务员,走其它学校,很大可能性成为企业技术人员,孰好孰差,很难决断。
可能自己和老公的工作稳定习惯了,最终,我倾向于提前批。于是又认真的筛选提前批学校,直到12点才睡。
28号早上一大早,我把儿子叫起来,给他说了我的想法,他看起来没有太反感。早饭后,我带儿子去医院检查眼、鼻、牙,因为他之前参加过招飞,所以对他的身体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检查之后,除了眼,因为疫情近视度数轻微上涨之外,其它的都没有问题,医生说招飞时所谓的鼻炎确实和感冒有关,感冒好鼻炎也就好了。听医生这样说,心里不由得有点遗憾。
回来仔细看体检要求,视力是允许矫正的,我马上和他矫正视力的同学家长联系,他们为我推荐了矫正医院及费用。
提前批报考就剩几个小时了,和儿子商量矫正视力的事情,他竟然坚决反对。老公又说,还是不同意。我的心翻江倒海,如果因此错过机会,我心里真的不甘!
商量不通,僵持不下,志愿填写的密码账号他隐瞒不说,我总不能去代劳,况且确实要符合他的意愿才可。最后5分钟,我再次申说利害,他极烦。最终放弃!
这一夜,我无眠,因为我清晰的感觉到,那样的机会永不再来,一个可以看得见的未来也许没了。
29号上午,班主任在班级群里发了提前批体检分数通知,我们所选择的那两所学校,儿子的分数一个高出了15分,一个高出了43分。泪水顷刻涌出,我知道,这一生,真的错过了。
有资料说,18岁的兴趣是不稳定的,也许,我不该尊重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