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公子
图/来源网络
日常觉得生活辛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也是翻看从前旅行的照片。会有一种很美妙的感觉,仿佛跟着穿越到了当时的那个情境里,就连呼吸也有了些许的放松。
我一直秉持的态度是,借旅行这份短暂在他处的经历,用来抵抗大多数生活里的无聊。于是带回来的记忆中,那些风景,或者跟风景在一起的你,就成为了很重要的趣味来源。
以及,这是你唯一可以用以抵抗时空变幻,握在自己手中,独属于你的珍贵片刻了。
周末重看“爱在系列”三部曲,这一次最爱的是《爱在黎明破晓前》里的这一句:
“但当我自己有欲望的时候,而不仅仅只是生存,我会觉得自己更有人性。这种欲望——不管是对亲密的欲望,还是对一双新鞋的欲望——其实是很美的。我喜欢这种不断更新着的欲望。”
我总是记得提醒自己:把那些或者很大,或者很小的欲望,分摊到每一日的生活里,于是日子也就有了过下去的理由了吧。
在生活中有难题得以解答的时候,向那些作为老师一般的领路人,或者朋友说一句谢谢。尽管人生来孤独,可是在此生中能遇上一些对的恩师,就如同是被上天眷顾过的,还算幸运的那一个。
也希望曾经被叮嘱过,教导过,提点过,扶持过,甚至是被拯救过的我们自己,也要在往后的人生里尽心尽力,维系好生活的模样,同时也能为别人带来些许光亮。
人与人之间的遇见是缘分,或许这就是彼此关照的意义所在吧。
以及不要忘了,成为自己的老师,这也是我们人生里最最重要的课题呢。
最近读的一本书是《每当我找到生命的意义,它就又变了》,作者是美国作家丹尼尔·克莱恩。
话说我在书店看到它的时候,那一瞬间真是又恼怒又扎心。
这个可恶的标题,简直道出了我长久以来的秘密,以及一种挫败感——那就是,我一直在向生活寻找答案,可是拿到那盏灯的时候,却发现又有一个新的难题跑了出来。
这无穷无尽,真是讨厌。
不过书的内容很有意思。作者把很多伟大的哲学家曾经说过的一些“金句”,从伊壁鸠鲁到尼采,从叔本华到萨特,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具体解读,也别有一番味道。
至少我看得很开心来着。
其实生活中很多的哲理我们都懂,只是太擅长忽视。于是才需要通过一次次的被提醒,来加以肯定自己心底的那份信仰。
以及,在这一次次得到而又失去,周而复始的寻觅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人行走在“尽可能活出最棒的人生”的路途上了。
你看,书籍和文字以及让你开脱烦恼的种种、仅仅只是工具而已,最终还是需要自己完成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