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不理解众多同志喜欢在朋友圈抑或是空间一类的社交媒体发一些生活状态,甚至是各种心情,总觉得甚是矫情。
难道心情好坏别人一句话就能改变?遇上朋友评论回复无非也就两种,好事的话:哈哈,再配个笑脸表情,置于更亲近的朋友还可开个小玩笑,坏事的话更千篇一律:发个太阳微笑表情,发个拥抱的表情等等不一而足。
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总是会不由自主产生些想法。发个好事,无非就是想秀一秀,发个坏事更简单,找点同情感,找点存在感,看到别人说不定也有一样的经历,自己的不舒服就能减轻一半?
其实人的一些小心理还是蛮可怕的,尤以普通大众为甚。遇上事情,好坏与否都想和别人说说,当找寻到相同意见总有自我满足。而另一方则会有一种窥探别人生活的快感,遇上有人发好事就评论附和几句,“嗯,这我朋友,过的蛮好”,以后也能把“我有一朋友生活过的怎么怎么样”挂在嘴边,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看到别人发坏事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哇,原来还有人和我一样过的不好”或是“哇,原来还有人比我过的还不好”,然后就有一种偷窥而产生的自我满足型的快感,不得不说还是蛮恶俗的。
后来慢慢发现,其实觉得别人矫情本身就已经建立在自己矫情上了。因为矫情才会去吐槽,因为矫情才会去认为他人更矫情,无非就是想抹平自己矫情的事实。
就像我自己一样,虽然不愿意去发朋友圈,发QQ空间一类,但仍会偷偷建个微博,发几条动态,美其名曰“打卡,监督自己生活”,实则这样既不会被认识人看到,又可以满足自己发东西的快感。可能这样拐弯抹角反而不如直接发坦荡,细细揣测反而更为矫情。
上面阐述这么多反反复复的道理,并不是我的矫情基因再次发作。只是想说明每个人对待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就像发朋友圈这个事情,站在不同角度总会觉得另一个角度矫情。于我的认知表明:人类最不会表现矫情的情感叫做愤怒,愤怒往往是绝对的,其他情绪都可以相对而言,甚至是自身主动刻意臆想,其中尤以孤独和悲伤两种情感为最。但是想做到如老僧入定般的纯粹,太难太难,正是由于各种情绪的发生人才称之为人,而不是机器。
所以如果坚持找一个最为明智的解决方案,我觉得一个词更为合适“大智若愚”。不论觉得别人所做所为是否矫情,保持附和,坚持自己,即可愉悦他人,又可满足自己。至于觉得自己的情绪矫情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下矫情的心理,保持情绪,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情绪化,但是要记住愈矛盾愈纠结,愈矫情。
谨以此文送给矛盾,纠结,思虑过度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