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群有家长说,六岁前要给孩子立规矩不然后悔来不及。是的,六岁前做好了就会越养越省心。所以,张健老师课堂上讲得明白,0-6岁是孩子一生剧本的写成期,过后就是一生剧本的上演。不过6-12岁是调适期,12-18岁是排练期,还有机会调整。18岁以后,孩子心智模式形成,基本固化,再想调整非常难,除非发生能影响人生的重大事件。于是,我们知道,父母是有有效期的,18岁以后你基本失效了,很难在教育孩子方面再有成绩。
前天有个家长问我,17岁的女儿在补课班11:30给妈妈发信息,说饿了,让给她订餐送去。妈妈订完餐后问我,我如果遇到此事会怎么做。我知道这位妈妈不开心,觉得这事不合适,因为中午还会接孩子回家吃饭。我会怎么做呢?
我仔细想了想,发现自己孩子身上很难发生这样的事情。3岁多的时候喊孩子吃饭,她没来,我吃完后就把饭倒了。她过来找她的饭,我说吃饭时你没来妈妈以为你不吃呢,就这样饿了一顿。同样的事件又发生过一次,再没有出现吃饭等她的情况,早饭也如此,没有因为睡懒觉错过。
不仅是吃饭,各个方面都会因为父母坚持原则,而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国内训练营,孩子学会张健老师一句话:一日之计在于昨晚。上学前一定是先一天晚上整理书包,一次也没有过正上课让父母往学校给她送东西,忘了就挨批评吧,忘了就自己想办法去借吧。所以,这次开学需要住校,所有物品的准备几乎都是她自己完成的,除了要求准备了一套被褥外。
年前期末考试,我在北京,爸爸年底加班,闺女三天考试完都是自己步行30分钟回家的,回家给爸爸做好饭等爸爸。给我发信息:“妈妈,你好好工作,回家你闺女给你做饭吃。”她不认为给父母提要求是理所应当,家里每个人对彼此的付出都应得到尊重。所以,闺女爱说:“谢谢妈妈!”
她是七岁参加的张健老师国内班的训练,记住了延迟满足,记住了自我管理,记住了“困难是心里的电网,看着有走过去就没了(闺女原话)”。我庆幸在孩子一岁七个月的时候参加了张健老师的父母课程,并走上了家庭教育的道路,我庆幸孩子七岁的时候参加了训练营,建立了更健康的思维认知。养孩子,成了我最幸福的事情。闺女说自己投胎技术棒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