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一看到星星就会开始做梦——文森特·梵高
有的人的生命是用来度过的;而另一些人,他们的生命是用来燃烧的,比如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人,后印象派先驱,短短一生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作品最值钱的艺术家之一。
梵高一生创作2051幅画,却只卖出1幅,生前靠弟弟接济,死后他的作品中已至少有9件以超过3500万美元天价成交。没有人能合理解释这一切。没有人能明白这些意味着什么,而无论这些意味着什么,都与已梵高无关。
世界上最热闹的喧嚣,与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无关。
文森特·梵高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1890年7月27日,梵高用一把左轮手枪在麦田结束了自己艰难孤独的一生。
“ 孤独、信仰 ”
梵高生来特别,他出生那天也是一年前夭折的哥哥的忌日。父母就把他那夭折的哥哥的名字给了他。
在梵高的一生中,除了弟弟提奥,再没有获得其他的爱,包括父母。“家庭就是一群兴趣相左的人的致命组合,各个貌合相离。只有当其中的两个或多个需要联合起来妨碍别人时,他们才会暂时抱作一团。”这是梵高对家庭的理解。
但其实梵高家族在荷兰赫赫有名,他的其中一个叔叔就是荷兰海军最高指挥官,另三个叔叔是荷兰最成功的画商,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画廊古比尔股分的一半。
但家庭教育没有让梵高成为一个更正常的人。
母亲没有发现梵高的敏感、孤独,或者说她对这些无能为力。她认为“与上层社会交往更为妥当...同下层阶级打交道则意味着将自己暴露在各种诱惑之下”。
梵高11岁之前基本被母亲关在家里,母亲给他请了家教。去公立学校很短时间即退学在家。之后被送到寄宿学校,对梵高来说这简直就是灾难。虽然他学习优异,却始终无法在学校安身。梵高的少年时代在反复的逃学、转学、退学中度过。
16岁的梵高在叔叔的安排下,进入古比尔艺术品交易公司做学徒,三年后,弟弟提奥也紧随他的脚步从事与艺术交易相关工作。提奥是梵高生命中最重要的3个人之一,他们的通信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梵高当时19岁,提奥15岁,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提奥,梵高的人生又会如何灰暗。
古北尔学徒的经历,开始锻炼出梵高对艺术品的鉴赏力,梵高成为伦敦各大博物馆和画廊热忱的常客,他常常写信给弟弟分享他对艺术日益高涨的热爱。
1873年5月,梵高被调去古北尔伦敦分部,开始受到伦勃朗、米莱、特纳、约翰·济慈的影响,并慢慢喜欢上了英国流行艺术。他在《图报》和《伦敦画报》上收集了上千幅自己喜欢的黑白印刷画,把这样的画放在一起,成为自己的艺术圣经,时时研读学习。这些印刷画的社会现实主义内容以及狄更斯笔下悲惨贫苦中的伦敦工人阶层生活,给梵高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对其后期做传教士喜欢描绘煤矿工人生活的场景有直接的关系。
后来他又被调往巴黎。在巴黎,梵高去另一家分店的时候会经过雷诺阿和马奈的画室,然而那时梵高沉溺于宗教,并不知道他们,甚至连印象主义是什么都不知道。
由于沉浸在对圣经的研究中,并嘲笑客人的欣赏水准,梵高被解雇。
梵高开始了第二段职业生涯:成为一名矿区牧师。在这期间,他开始尝试绘画创作,并将此作为后半生真正的职业。此时他已经27岁。从27岁到37岁自杀身亡,梵高度过了创作旺盛的一生,也是令人唏嘘的一生。
" 冰冷的爱情 "
梵高的爱情像他的才华一样一生不被认可,冰冷而静寂,即使有一个女人与他生活过一段时间,但也只是彼此取暖。
· 房东的女儿尤金尼亚
在古比尔伦敦分部时,梵高爱上了房东的女儿尤金妮亚,可是姑娘一年前就订婚了,重要的是,她根本不爱梵高。激烈的梵高开始各种追求,以至于被房东太太赶出门。这本来是一场无关紧要的爱情,但对于敏感的梵高来讲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表姐凯·沃斯·斯特里克
1881年梵高在老家遇上守寡两年的表姐,那时他28岁,但是他的爱并没有得到回应,反而让父母无比难堪,认为这是给家族蒙羞。
梵高写了很多信给凯,但舅舅不允许他见凯,梵高不能停止思念跑去阿姆斯特丹找凯,却被说:“你的顽固令人厌恶”。为了见一面凯,梵高把手放在烛火上烧不肯拿开直到得到允许,可他们吹灭了蜡烛,并没有让梵高见凯。
与父亲发生激烈争吵后,父母让梵高滚出荷兰,不要回家,也不想认这个儿子,梵高一气之下对父亲和对父亲所维护的整个宗教体系都十分厌恶,发誓不再跟宗教有任何联系,连夜离开荷兰,前往海牙。
·风尘女子西恩
到海牙后,梵高尽情放纵自己,不久便因为梅毒送进医院。
在冬天梵高偶遇风尘女子西恩,出于某种同情或怜惜,他和这个已经有一个5岁孩子的苦命女人同居了,西恩给了梵高家庭的温暖,也给了梵高灵感,1882年7月2日,西恩生下威廉,虽然那并不是梵高的孩子。
温暖总是短暂的,一年后梵高与西恩分分道扬镳,一方面是梵高需要大量的金钱购买颜料,梵高相信画画可以解决经济问题,但他的画却无人问津;另一方面是全家老小生活没有保障。赫赫有名的家族更不能容忍他与风尘女子交往,提奥的接济变得有限,西恩又做起了皮肉生意,把孩子寄养后,没了踪影。
1885年,梵高父亲去世,这对梵高的打击非常大,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思念。这段期间梵高创作了近200幅油画。
“赏与识,嫉与妒”
梵高因为欣赏高更而与高更相识成为挚友,但两个人却是水火不容。
梵高在阿尔勒租住了一间四室的画室命名为“南方学院”,想要建立一个艺术家相互交流的开放圈子,但并没有人来,最终他患上了焦躁症。
梵高写信邀请高更前来一同进行创作,高更接受邀请后,梵高超级无敌开心,开始紧锣密鼓的布置房间,用向日葵妆点,写信画图告诉高更他的房间是什么样子,可高更延迟了他的旅程,梵高决心专注于他的绘画,为伟大画家的到来做准备,期间画了大量的向日葵,为好友的到来充满着美好的期待。
终于几个月后,高更来到了阿尔勒,他们一起画画,一起写生。
可没多久两人的关系就紧张起来,高更的画作在巴黎热销,而梵高依旧找不到一个买家。两人从生活方式到艺术理念都产生了极大的分歧。
梵高开始酗酒,行为古怪,处于无人认可的精神崩溃中,高更说“我在阿尔勒感到十分的不知所措,一切都那么小里小气、平庸,我和文森特绝对不能和平地共处一室”。
1888年12月,高更画下《正在画向日葵的梵高》,梵高说:“这的确是我,但是是疯狂的我”。几天后,两个人产生了激烈的争吵,高更夺门走出去,却听到后面急促的脚步声,回过头看,只见梵高拿着剃刀。
一种说法是,梵高想要证明自己,自残了左耳;另一种是梵高想要杀高更,错乱中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倒在血泊中。
梵高住进了阿尔勒医院。在院期间,梵高画下了最著名的自画像,在发病间隙,他的精神状况还允许他在艺术中寻找慰藉,期间梵高阅读了莎士比亚的书籍,画了大量与草叶、松树枝、麦穗的画作,画下了这里的庭院与病房。5个月后梵高独自一人不情愿的回到了自己住的黄房子。
在弟弟提奥的帮助下,梵高自愿住进了附近的圣雷米精神病院,提奥写信给院长请求如果哥哥想离开医院外出作画,请不要反对。梵高常常几周被精神病所折磨,不能作画,但在能作画的时候,他创作力惊人,也极其高产,但是在画中已经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收割者》画面一篇金黄,灿烂美好,一个模糊的身影,像一个魔鬼,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地完成他的工作,在画里梵高感受到了死亡的形象,梵高说人最终也会像麦子一样被收割,与之前画的播种者正相反。
梵高病情渐重,他开始进入极度恐慌,失控,几次试图服毒,吞食用来作画的颜料。但弟弟提奥此时举行婚礼,对于他的病情没能及时处理。
一周后梵高独自乘火车来到离巴黎不远的欧韦,带着提奥给保罗·加歇医生的介绍信,来欧韦期间梵高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每天早上5点出门,晚上9点回家,每天必须完成一幅画。
加歇医生不但是位在精神疾病治愈经验丰富的人还是位业余的艺术家,梵高与加歇医生成为了好友,虽然与加歇医生有共同语言,但是梵高依然无法摆脱疾病的困扰。
1890年7月梵高回巴黎,看望提奥、弟媳并第一次见到了刚刚出生的侄子,提奥说他现在肩负责任,需要养家糊口,梵高担心自己成为弟弟提奥的累赘,威胁提奥的生活,当晚就回到了欧韦,全身投入绘画,在画中感受到一种伤感、嫉妒的孤独感。
梵高一直对麦田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也许是因为米勒,也许是因为麦子那金黄的颜色像燃烧的生命,他曾说:“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种到故乡的土里去,将于此生根发芽,别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枯萎掉。”
给提奥写下绝笔信后四天,梵高走进麦田对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他爬回了自己的阁楼,两天后死在弟弟的怀中,临终的时候,留下一句话:“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
《红色葡萄园》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去的一幅画。在画作完成的15个月后,提奥的朋友把梵高的一些作品带到布鲁塞尔,参加1890年1月开幕的“二十人联展”。在展览期间,画家安娜·博赫以400法郎买下了《红色葡萄园》。
梵高家族在当地可以说得上是世家,梵高本人也可以说是个高富帅。弟弟提奥每月给他的生活费是150法郎。当时一个养家糊口带保姆的大学教授月入才120法郎。然而这个高富帅,除了绘画,并没有快活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