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章中斜体代表引用(搜来的文字、别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张自忠路自西向东走到头儿之后就左转上了东四北大街,然后从东四十一条开始自南向北走,逐一去找我写在小纸条儿上的旧址&故居。
搜这个粮店没搜到太多的信息,倒是搜到了这条胡同儿的与众不同——东四十一条是明清时期专辟的一条运粮通道。那时,从江南通过大运河漕运进京的粮食最先储存在朝阳门、东直门内的南新仓、海运仓等各个仓廒,需要时再运至安定门、地安门内的米粮库、碾坊、酒醋面局等处,深加工后供宫廷使用。从仓廒出来的粮车最先走过的一段就是东四十一条。为了防止劫匪隐藏在树丛里,故而明令禁止在道路两旁栽种树木。明清以后,由于胡同内院落已然成形,难以再行植树,最终形成今天的模样。偶尔在胡同里看到一些树荫,那是两边院子里的大树伸出来的枝叶。(此段介绍文字来自“三不老工作坊”公主号)
2003年7月16日,北京市举行了北京旧城区危改片四合院保护院落挂牌揭幕仪式,市委书记LQ,市委副书记、代市长WQS等为本市第一个旧城区危改片四合院保护院落——东四十二条39号四合院挂牌,编号0001号。
旧时的门牌是18号,是一座比较标准的坐北朝南的四合院,院内房屋均为整砖到顶的起脊瓦房,在院子的东南角建朝南的屋宇式街门(俗称“大门道”)。著名学者萧乾1971年搬入此院紧靠“大门道”的一间南房,后因萧乾住房紧张,房管所将“大门道”封堵为一间南房分配给萧乾居住,在“大门道”与东厢房之间的院墙上另辟一个朝东的随墙门(俗称“小门楼”),现在门楼胡同49号的街门在胡同北侧的一个小夹道内。中国现代知名作家、记者、文学家、翻译家萧乾在这个院子里住了八个年头,1978年搬入天坛南里的一套三居室楼房内。
慧照寺原为明代的永宁伯府所在地。永宁伯谭广(1363-1444),永乐年间跟随朱棣起兵靖难;营建北京时是工程负责人之一;史称其“长身多力,奋迹行伍至大将,大小百余战,未尝挫衄”。
成化十七年(1481),僧人庭佑将其宅改建为慧照寺,寺所在巷也改名慧照寺胡同。明弘治十年(1497)重修扩建,建大佛讲殿五楹,内塑大佛圣像并二尊者、十八罗汉,皆以金饰,此外还新建了金刚殿、伽蓝殿、祖师殿、方丈院等。清乾隆《京城全图》绘有此寺,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民国时,庙已衰败。解放初仅余山门、大殿、配殿及部分配殿。后析为民居。
原寺规模很大,分东、中、西三路院,大殿居中,前后东西均有殿宇。现十三条19号院内存《慧照寺修建碑记》石碑一通,碑首为二龙戏珠,高3.2米,宽1.1米。
都写到后面了,然后又突然搜到17号里面一间10来平米的小房是“著名古琴演奏家、画家管平湖故居,其父为清代名画家管念慈”。管平湖使用其收藏的唐代古琴“清英”于1954年3月灌录的全本版《流水》(全曲时长7分37秒),被NASA收录到纯铜镀金的唱片《地球之音》中,于1977年被旅行者一号和二号探测器送入太空。
这篇儿的一开始我就说过图片里“梁启超故居”那个介绍是不对的,现在有的地图上还把这个院子标成“梁启超故居”,只能说他们信息比较滞后,而且滞后的时间有点儿久,呵呵。既然这个院子不是“梁启超故居”,那对面的“梁启超书斋”肯定也就不是了。
北京文物委员会在1986年认定北沟沿胡同23号院为“梁启超故居”。2012年3月16日,梁启超的几位孙辈后人向东城区文物管理所,递交了一份由梁启超当时唯一在世的儿子梁思礼带头签署的声明:“我们是梁启超直系儿孙,我们郑重声明:东直门内南小街北沟沿胡同23号,不是梁启超故居。”没过几天,北沟沿胡同23号门口“梁启超故居”5个字的铭牌,换成了“四合院”3个字的牌子。据梁启超之弟梁启勋的后人表示:梁启超从未在北沟沿胡同23号居住过,这处四合院实际上是梁启超长女梁思顺夫妇,在1930年代购买的房屋。
北沟沿胡同的介绍大概在北口儿吧,我没继续往北走,贴个网上扒来的介绍吧——
北沟沿胡同,明朝属南居贤坊,称学房胡同。清朝属正白旗,乾隆时称官学胡同,宣统时称北沟沿。民国后沿称。1949年后称北沟沿胡同。WG中一度改称红都胡同,后恢复原名。据考,昔日从东直门北小街至北京站是一条排水沟,水由北向南,到今日的北京站附近转向东流入泡子河。因北沟胡同位于水沟沿,故名。
汪由敦(1692-1758),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乾隆年间,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职。乾隆十一年(1746)任军机大臣,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乾隆二十三年(1758),汪由敦去世,乾隆皇帝亲自前往吊唁,加赠其为太子太师,谥号为文端,入祀贤良祠。汪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艾青在北京住过好多地方,可真是有点儿“颠沛流离”的感觉——
1949年2月,艾青以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进驻北平,被安排住在北池子。1949年10月,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的机关刊物《人民文学》创刊,艾青被委任为副主编,大约在此前后,被安排住进了东总布胡同22号——全国文联、文协机关院内,与丁玲、萧三、沙可夫成为邻居。1956年,艾青用稿费买下豆腐巷9号的四合院。
1958年,艾青携家带口远走东北,后又远赴新疆,直到1973年才以治眼为名重回北京,但房子已被别人占据,就连豆腐巷都已改成了丰收胡同,艾青只好暂时借住在西单背阴胡同28号小妹蒋希宁家中。1975年,艾青再次返京,回到丰收胡同自己家,发现里面住了四家。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艾青先是在背阴胡同蒋希宁住的杂院里借了一间小屋,后来又迁入王府仓胡同4号一间十平方米大小的平房里。1978年7月,经艾青多方求助,一家人被安排住进史家胡同27号。1979年2月,中国作协对艾青的问题予以平反,9月,艾青的工作和户口由新疆调回北京,同年12月,艾青夫妇搬到北纬饭店的新房,然而新房最终还是没有落到他们头上。
直到1982年秋末,时隔二十余年,艾青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丰收胡同的家里。20世纪80年代末,丰收胡同面临拆迁,在北京市的帮助之下,艾青用安置房置换来东四十三条97号院,后一直居住于此直到去世。
初二那天串胡同儿的时候并不知道东四十三条97号是艾青故居,胡同儿东口的介绍牌上没写,拍完汪由敦故居就从一条向北的夹道儿去十四条转而再去板桥胡同了。所以从艾青故居开始以西的东四十三条以及东四十四条的照片基本是2月17号那天再次过来拍的。
首代肃亲王是豪格,为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王府位于正义路。末代肃亲王善耆是豪格的第九世孙,光绪二十四年(1898)袭封肃亲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他在京与庆亲王奕匡、李鸿章办理交涉事宜,因王府被日军强占而迁居于东四十四条。这里原是道光末年大学士兼四川总督宝兴的住宅,后售给良奭(音“是”)。义和团运动中,荣禄的住宅遭到焚掠,良奭把此宅献给荣禄,荣禄又将它转卖给善耆。善耆的第十四女川岛芳子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这里没有门牌号(也有介绍说是乙3号,反正我啥也没看到),手机导航上有大致位置,我是一边看着手机导航一边走过来的。走到了之后看了眼对面房子的门牌号是8号,现在我可以给出准确位置了——板桥胡同8号对面,哈哈。
搜了两段介绍——
据《北京文物胜迹大全》记载:板桥胡同小学内(原财神庙1号),坐东朝西。山门面阔三间 9米,进深5.5米,硬山箍头脊筒瓦顶,券门横额书"古刹永宁禅林",两侧各有面阔1 米,进深2.2米的角门一座;前殿面阔三间12米,进深8米,硬山调大脊筒瓦顶;左右配殿面阔三间9米,进深5米,硬山箍头脊筒瓦顶;后殿面阔五间15 米,进深8米,硬山调大脊筒瓦顶黄琉璃瓦剪边。1985年调查时,由板桥胡同小学使用,原建筑尚存。
寺庙坐东朝西,原为财神庙,为私人供佛自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年间重修。现仅山门、南配殿、后殿尚存,其余建筑均被拆除。山门保存最为完好,面阔三间,硬山箍头脊筒瓦顶,石券门横额书“古刹永宁禅林”,次间辟有石券窗。配殿、后殿均有不同程度的翻改。现为东四十四条小学使用。
逛这一路拍了很多“北京市历史建筑”,那么作为延伸知识了解一下什么是历史建筑以及都有哪些吧。
历史建筑的9个价值评估要素:1-建筑年代;2-平面布局(院落格局、小区/ 园区平面布局、建筑开间、进深、各建筑空间关系、建筑单体平面);3-建筑形式(建筑立面、特色结构、屋顶、建筑风格);4-有价值建筑构件(门、窗、台明、建筑内部、外部特色装饰、特色工业设备等);5-历史环境要素(古树、影壁、假山石、桌椅、构筑物等);6-建筑色彩材料;7-传统建筑技法;8-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9-其他能够体现历史建筑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科学技术、建筑艺术价值的相关要素。
龙年初二做个“胡同串子”(中):张自忠路附近旧址&故居、白魁老号垫巴点儿
龙年初二做个“胡同串子”(上):文丞相祠-顺天府学-崇力修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