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素来喜欢思维含量高的故事,记得牢,平常上课时也喜欢引用。
下面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万玮老师帮助学生找到点读机的案例,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传古代有一个知县丢了官印,他怀疑是狱吏胡某偷的。此人生性贪财,常仗着自己的官差身份,搞徇私枉法的小动作,为此知县斥责过他,胡某私下里对知县心怀不满的。可能是为了报复,胡某想法接近掌印的人,乘其不备,盗走了大印。
怎么办?
来硬的,贸然将胡某抓起来,他必定矢口否认;如果逼得过急,他就可能会把大印丟掉,到时大印可就真丢了,更加无法证明他有罪了。如果大印找不回来,那丢印的责任还须知县承担,轻则罢官,重则定罪。
来软的,知县专门把胡某请来,和颜悦色以好言相劝的话,胡某也不太可能承认作案。因为他深知知县执法严明,觉得认了罪也要受罚,可能干脆抵赖到底,以达到报复知县的目的。
软硬都不行,知县和部下们绞尽了脑汁,冥思苦想后还是无计可施。最后,众人只好请号称智多星的毕矮出马,请来帮忙。
毕矮早就听说黄知县是个清官,当然乐意效劳帮忙。了解整件事后,毕矮沉思片刻后,对愁眉不展的知县说道:“大人不用担心,我有一计,你明日起开始称病,三日内不见客,不升堂,不批文。三天后,我自有良策,拿回县印。”
到了第三天夜里,县衙不知怎的突然起火,全城为之震动。知县令所有的衙役都必须前来救火,一时间,锣鼓喧天,人声鼎沸,胡某自然也应召而来。
胡某匆匆赶来后,知县马上把他叫住了说:“救火者人多手杂,我将亲临指挥,你不必去火场救火,现在本县将县印托付与你,望你妥善保管,若安然无恙,即是救火有功。”说完,知县把官印盒递给胡某转身就走了。胡某过后才发现,自己手上拿着的官印盒子并没有上锁!
胡某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中计了。他不禁心中暗暗叫苦,救完火后要把盒子交还知县,那时肯定得当众打开,如盒里面的官印不见了,县官就必然咬定是他偷走了。想想再无对策了,无奈的胡某只得带印盒偷偷溜回家中,把他偷走的大印重新放进盒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