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3-18回)
斥巨资兴建大观园,贾元妃悔恨入宫闱
这六回中,贾家迎来了大喜事,“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后又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了大观园,以备省亲之用,“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且说贾妃在轿内看比园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作者几次侧面写大观园的奢华,说不尽,一赋一赞不能形容得尽其妙。 如此耗费巨大,奢华富丽的大观园,因皇家规矩森严,贾妃只在此呆了七个小时。
嫁入皇室,与父母亲人就变成了君臣关系,行君臣之礼,出嫁几年,终于得以归家省亲,“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路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说到这句,不禁又哽咽起来。”
贾元春作为国公府的长女,从小锦衣玉食,精通诗词歌赋,但也难逃大家女的命运——攀附权贵的工具。
十几岁被送入宫中,俗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其中艰险,可想而知。但一朝被宠,就可以光宗耀祖,整个家族都跟着兴旺。
没有人关心她们过得好不好,想不想家,只想着她们好好侍奉皇上,好可以让整个家族得益。
我常常在想《红楼梦》里的这些女子,贫穷人家的女儿,因为生计被卖掉换钱,比如袭人;富贵人家的女儿,用来联姻,比如王熙凤;贾元春被送入宫,攀附皇室,给家族争取更大的利益,突然庆幸自己生在现代,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自由,自己的选择。
“又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贾妃悔恨入宫,不得见父母亲人,还不如寻常百姓家,虽然清贫,却可享天伦之乐。
“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贾妃听了,不由满眼又滚下泪来。”相聚的时刻总是太短,又要分离。
悲哀的是,就连这回家这短短的七个小时,在古代的妃子来说,也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