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第2期专栏《未来哪些能力会越来越增值》读后反思
之前听古典提到《全新思维》里的六种能力,特意找了原书来看,并作为明年的提升主题。
一、内容
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里提出世界将进入高感性和高概念时代,与之相对的以下六种能力更显重要:1、设计感。即“设置一种计谋,让事情得以推进。例如苹果的手机一键设置模式。2、共情能力。就是“站在别人角度思考,甚至思考得比别人更深入的能力。”例如微信总能开发一些我们想用但没想到的功能。3、讲故事的能力。4、整合的能力。例如吴伯凡老师是从生态学讲商业。5、娱乐感。即“让你觉得好玩的能力”。例如游戏产品能吸引人一直玩下去。6、意义感。是一个人领导自己和领导他人的能力。“全球所有人共享信息”的意义感让维基百科打败了投入巨大的微软百科。今天这个时代,能用高感性力和高科技合作的人会是赢家,高感性力的职业有旅游体验师,设计师,导演等等。
二、联想
比起书上本身的内容,本篇只是点到为止。如果有什么人现在就拥有这六种能力的,我想到的是李欣频,广告文案出身,后来涉猎旅游、作家、老师,还在不断拓展自己的领域,跨界是不在话下;写文案的时候因为很有特色成为诚品的御用文案;能理解别人的需求让她的讲座场场爆满,而且特别定制的旅游路线也都是精品;她看很多电影,能把很多故事用自己的角度诠释,故事性不在话下;每年的旅游让她有很好的娱乐感,不是朝九晚五的规矩人生,而是四十岁前四十个国家的创意人生;她对创意的理解都走在大家前面,认为创意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在也成为创意的践行者和带头人,将每一天都活成不想和别人交换的人生。
三、思考
1、我是教育行业的,近两年来,技术和互联网对我们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上课更多地使用了多媒体的媒介,有更丰富的内容可以展现;备课也可以找到更多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库;现在也兴起慕课、微课,各种线上课程,对老师的上课有很多的挑战和机遇;作业也不再追求手写手抄,而是用使用电脑或者手机完成;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加,可以更多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2、在我看来,低创造性、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职业最容易被取代,例如收银员(有了支付宝)、司机(有了无人驾驶汽车)、前台(有了线上预约);需要发挥人性、创造力、美感、用户定制化的工作职业越来越值钱,例如有设计感的设计师、能打动人心的小说家、旅游定制服务的旅行家等。
3、六种能力在我的行业的应用是:1、设计感:课程可以设计得更贴近学生,更符合实际应用,互动性更强,学生主体性更强,上课媒介,上课地点,上课环境,上课道具都可以设计。2、共情能力:积累学生的困惑,设置更有针对性的内容,为学生未雨绸缪。3、讲故事的能力:内容多结合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4、整合的能力:当老师不能只懂教育学和所教学科,懂的其他领域越多,包括动手的生活能力,包括动脑的思维方式,包括动心的情绪智力,懂得越多,能拓展的越多。5、娱乐感:上课不一定要死气沉沉,可以多做游戏,寓教于乐。6、意义感:成为最好的自己,新精英的口号也是教育的意义。
四、行动
1、重读《全新思维》,思维导图重点。
2、上课多讲案例。
3、上课多引入游戏,增加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的能力。
4、开发右脑,练习画画、手工。
5、平时留心观察,积累教学素材。
6、找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意义感。
7、调查学生需求,找到可以提升的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