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育改革的大潮已将教师推到了浪尖上,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时代千呼万唤,要求教师全面转型,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首先应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素质包括各方面的要求,但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有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这也是这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二是要有爱心,作为一个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要热爱孩子,没有这种爱心,就永远当不好一个教师;三是要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基础和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大群孩子,他们性格活泼,兴趣多样,懂的知识面十分广阔;四要有所教学科的深厚而广泛的知识,这样才能把课讲得生动有趣;五要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教师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事,但也并不是说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就没有用处,就可以随便放松甚至放弃,我们也不能把这件事看得太难,把这个过程估计得太长。记得有一位教育家,他曾经介绍经验说,一个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只要努力,经过三年就可以成为一个名师。怎么办呢?看了他的介绍,对我启发颇大。他介绍了一种四次备课的方法:第一次备课是写详案,自己独立备课,把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进行第二次备课,尽量搜集有关这一课的各种资料,看别人的经验和想法,并且与自己的备课笔记进行对照,别人想到自己没想到的就补进去,别人比自己高明的就改进过来,这些是自己向别人学习的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别人没有而自己有的,那就是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东西,是日后进一步研究和开掘的课题;第三次备课就是上课,带平行班的老师都有体会,同样的备课笔记拿到不同的班级去授课,效果不一样,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这种不一样,观察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反映;第四次备课就是针对实践中的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再最后清理和整理一次备课笔记,有的要删,有的要改,有的需增加。这就是四次备课法。他还建议,新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录下来带回去慢慢琢磨。据他介绍,有一位很有名气的老师,平时觉得自己的课很不错,但有一次录盘后带回去一看,发觉一节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竟有十多处。
我想:这种做法如能实行,对教师尽快提高素质也大有好处。同样,我也会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