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村小学教师:石方园
这篇课文一共两小节,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影子”和“人”总是“形影不离”“亲密无间”这一重要特点,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安排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与朗读。我们先进行了朗读活动,但学生们没有真正地领悟感情,朗读出来的文章就平平无奇。尤其在几个学生讲到自己曾经养过小狗,小狗常常陪着并围着他们转时,我启发他们说出了喜欢小狗的感情。此时,我应该要求学生把这种感情给朗读出来,然而我却没有这样做,从而使这种感情白白地浪费掉了。
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氛围。学生经历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产生的共鸣比起简单的说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也更容易表达相应的感情。抓住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情感作为切入点,适时朗读,会更具体、丰富、形象。如几个学生讲到小狗在我放学后在家门口等“我”,高兴地舔“我”,此时,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把这种等“我”、舔“我”的感情具体化,不就是喜爱之情吗?
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共同努力,完成了教学目标要求的任务。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较高,学习氛围较浓,有强烈的求知欲。灵活多变的识字方法,多种读书方式都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自信而充满热情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更是本节课的亮点。让我充分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含义。
同时本节课也有一定的瑕疵,尤其是在指导看图学文这一环节,由于我认为时间有些紧凑,教学方式就变得不够灵活。对于“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太阳在后,影子在前”的科普,就没有具体展开。随后找个时间给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