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号。时间过得又快又慢,感觉一个周末接着一个周末地到来,可仔细一算到新西兰不过两个多月而已。这之间又搬了一次家,买了车,撞了车,工作依旧,生活平淡又跌宕。
现在还能想到和zoe当时在网上联系到工作时的兴奋与忐忑,第二天就要到hellensville看住宿了,离市区一个小时的车程,总怕有什么变故,那晚我们各种设想与担忧,凌晨四五点才睡。
确定工作到正式上班前把刚到奥克兰的那几天生活记录下来发到网络上;后来看到有评论说希望继续看到在新西兰生活的更新,心里其实挺高兴的。
感谢Sim的帮忙,10号从伊甸山下搬到了夏威夷果农场,11号开始上班。
两个多月里经常会想要把生活的细节用文字记录,但终究今天才提笔。
之前在夏威夷果园住,没有网络,不想碰电脑,虽然写点文字根本不需要网络。
下午五点多回到家,大多数时间用来做晚饭、吃饭、准备第二天午饭了。剩些时间要趁着手机有信号赶快刷刷朋友圈。碰到哪一天躺上床都才八点时,又特别想让开始了好几个月都没什么进展的《红楼梦》向后走几面,或者是把雅思哥上的听力听两篇,于是那天肯定在九点前就睡着了。每天都在尽量地早早睡去,生活倒是真的很规律。
周末更别提有时间了,周六下午三点下班,我们两个回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占据厨房外的两把休闲椅,能把时间拉到四五点后,然后手洗衣服;周日上午补觉,下午买菜,和室友在外面把晚饭吃了回家可能晚上九十点了,还得把一大堆食物整理分类,然后做周一午餐;所以星期天的下午其实是很累的。
11月25号,星期天,我们搬到了Kumeu,那天Wunis去墨尔本,Yun开车送我们买菜、搬家、去机场,不走回头路。
新的住宿离上班地点更远了,早上需要起得更早了,但是很开心;终于有了网络,有了独立的房间,客厅宽敞,厨房用具齐全,浴室的水够大,这些条件对于我们这样的背包客来说真的无可挑剔了。
过了将近两个月没有网络的日子,最开始的时候,每天目之所及都是夏威夷果树,辽阔的草原以及羊群;会感觉生活在世外桃源般,日子恬静美好。可时间久了,慢慢开始有与世隔绝的恐惧感,尤其是我们还没有车,每周通常只出行一次买菜。
如今有了网络,也愿意打开电脑了,好几次新建了Word,最终止于命名。今天终于开始敲字了。
说说摘蓝莓,上班时间每天7:30—5:00,每个周上六天班,周六下午三点下班。就像上学一样,这两个多月以来就按着这个作息时间按部就班。
工资是新西兰的最低工资标准加上8%的holiday pay,每周有40刀的全勤补助,交完税后每个礼拜拿到手的工资802刀,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蓝莓旺季的时候,如果当天摘的重量达到45公斤,可以加一个小时的bonus;刚开始上班没多久,遇到新西兰的劳动节,人生第一次拿到了2.5倍工资,好久之后说到这件事还忍不住兴奋。
摘蓝莓除了要速度快没有其它要求,最开始很多人会对每天要排名感到有压力,可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对摘蓝莓这样的农场活并不感到陌生,所以速度没有问题,每天都干劲满满。从第一天起排名就在前五位,但上45公斤都是好几个周之后的事了。也刚好那一天的排名没有贴出来,Junior在下一个礼拜告诉我会补一个小时的工资。拿到了一次bonus,虽然只多了十几刀,心里总归是喜悦的。在那之后,会刻意地更加快速,也正因为此,和一位高高的韩国男生产生了误会,后来回想起这件事还是比较荒唐。
温室蓝莓的旺季就只有两个多月,最初合约是在11月30号结束;临近结束的日子,我们选择了将它延长到了二月底。想到反正目的都是赚钱,能不折腾更好,其实内心就是对未知的变化感到恐惧和焦虑,不想去接触适应新的环境。
Zoe从延长合约那天起就开始唠叨二月底会不会太久了,我会回答:“没事,Junior不是说想什么时候离开只要提前告诉他就可以嘛。” 我也没想到,就是这句话支撑着我们一直做到了如今的二月底。
摘蓝莓圣诞节前后就基本结束了,后来都是做清洁、剪枝、重新装土类的后期工作,会比采摘要累很多,夏天越来越浓,在温室里体会更深,偶尔整天衣服都在被汗水浸湿;好在一二月公共假日比较多,这种假日有时会成为工作的动力。
连着休息三四天的时候,会选择和朋友去海边野餐,带上各种食物、饮料,再加上一个防潮垫,可以在海边坐上四五个小时。
到了二月初,温室所有工作都将近尾声了,所以周六开始不上班;再后来,每天的下班时间从5:00提前到4:30。工资确实少了许多,可对下班时间的期待还是在相应提前。
现在回到家后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本来想具体记一下我是如何在买车不到一周就将它差点撞报废的,可一再的拖延让我还没来得及写,又在Zoe手下撞了;决定下一篇记录第一次涉及到有其它车辆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