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可以操弄的。时光在我们看一朵花时放慢了脚步。也许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慢些老去。”——《花朵的秘密生命》
考完思修后困意袭来,便不顾十点过这个尴尬时间节点而任性地爬上床,什么也不想地睡了过去。十二点时起床,去三食堂二楼吃了一碗馄饨。吃完回寝室,面对堆满各种杂物的桌子再次不知所措。脑海中那个问题再次浮现,为了避免尴尬,来不及细想,便掏出手机来。一条消息也没有。于是依次点开QQ微信微博,机械而麻木地刷着空间朋友圈,眼睛已经干涩,却仍然没有停下来。就这么过去了半个小时,突然看到角落里的kindle,想起这个来大学后一直连不上wifi和手机热点而废掉的小东西里面其实还有暑假买了还没看完的《解忧杂货店》。犹豫片刻,还是强迫自己拿起它,看了起来。五个小时之后,100%界面。我放下了它。
看完书后已经过了饭点。为了买泡面,和室友颤抖在寒风中,周围不时经过亲昵的小情侣。那一刻,连自己都惊愕,心中竟然没有丝毫的羡慕,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充实感。吃泡面也完全不是因为懒,只是单纯的因为突然想吃它。为了那个喜欢的口味,我甚至去了比食堂远得多的公教旁的超市。遗憾的是仍然没有买到那个口味。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回到寝室后,吃着泡面听着喜欢的歌,回味刚刚看完的书,突然觉得,这种感觉真的好幸福。
大概是开学两周后的思修课上,我突然明白了一件残酷的事——大学,没有语文课。满满的课表也似乎给曾经的充斥课外书和电影的大学生活幻想宣判死刑。所以对于工科生来说,难道自己可怜的文学素养注定要在公式、题目和实验中一点点失去吗。
经常在想,最初驱动人们玩手机刷朋友圈的是一种怎样的心理。也就是那个最开始提到的浮现脑海的问题。对新事物的渴求和新鲜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也总是觉得,会不会手机只是人们掩饰内心空洞的面具?因为无聊,因为不知所措,因为害怕寂寞,因为担心无所事事,在每一个等待的间隙,甚至可以说是在自己宝贵的休闲时间,大家总是掏出手机,用最快的速度阅读朋友圈每一条可以一眼看懂的配图动态,或悲或笑,但任何的情绪在脸上的停留时间也不过几秒。几秒后,又是另一条朋友圈带来的不同世界。
朋友都在干什么真的那么吸引我们吗?我们真的那么想看看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发生了什么吗?
我想,手机不过是用于掩饰每个习惯忙碌而一旦空闲就感到恐惧空洞的我们的面具罢了。
于是在这个大学第一学期快要过去的时刻,我突然明白,自己渐渐被手机带来的社交网络里的浮躁世界支配,忘记了自己曾经的阅读和摘抄习惯。习惯的遗忘导致打开kindle和拿起摘抄本这两个本来简单的动作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才会有今天晚上因为整个下午都在认真阅读而感到的强烈满足感。原来我都快要忘记的认真地生活,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呀。
多希望能一直享受这样的下午,有音乐,有书。可以走很远的路去买自己想吃的那种泡面,却也不因为没买到而失落。走在冷风中只会打颤,心里除了冷不会有别的任何想法。这样的虚度光阴,我真喜欢。
“艺术是孤独的产物,因为孤独比快乐更能丰富人的情感。”无意翻到摘抄本上这个罗丹的句子,却想到了余光中先生在《写给未来的孩子》中那段经典的话:“你要会流泪,会孤身一人在黑暗中听伤感的音乐。你要懂得欣赏悲剧,悲剧能丰富你的心灵。希望你不要媚俗。”
孤独是生命的礼物。希望自己能一直珍惜这份礼物,在最忙碌的年华亦不悔初衷,用心,虚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