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沙沙春雨,心情十分惬意。连续几天的思绪,终于有了落定。由衷称赞,上天赐福,给我们降下喜雨、及时雨、万福雨!
清明时节,曾经产生一种假想,现在找回了一些交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若是清晨、上午或傍晚,尚可进入诗中情景。去体会,去感慨。此时此刻,夜深人静,街灯闪烁。雨如细丝,风吹斜落,扑向各个角落。不用展开想象,已经无法穿越到千年前的清明状况。
盼雨心切,仅听雨不够,起身站立窗前。激动加感动,不由情绪波动。如若不赞赏此时的情景,对不住干涸的大地,辜负那些战斗在防火一线的同志。转而也有点顾虑与纠结,说些不讲求事实,又有点冒犯或造次“春雨”美好的话。权衡就是平衡,平衡创作和谐,和谐产生美好。
“春雨贵如油”滴滴滋润情。雨丝变雨帘,双眼已朦胧。欲生换衣服到雨中走走,感受一下发丝沾雨,浑身湿透的想法时,摇曳余光里的那纷纷细丝消失殆尽。拉紧窗帘,再回到夜的宁静里。
有心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反复朗读几遍,声音被卡在喉咙,源于慨叹和怅望的升腾。正如婴儿的出生,不是自然的顺产,却是采取剖腹手段。这场春雨是通过人工降雨而面世于大地,既天随人愿,又证实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也留下霎时的缺憾。
今夜,令人欣喜,让人遗憾。迟来的“好雨”,降临在春天的夜晚,虽有点短暂。久旱遇甘霖,万物旺生长。
本打算听着雨声入梦乡,明日百花娇媚再欣赏。现在只好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宽慰自己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