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人说:还是小时候好玩,现在不那么快乐。
为什么呢?
我说,小时后的快乐,那是一种原始的快乐,是没有比较的快乐。仔细分析吃住行等基本生活要素,再加以比较是可以看出来的。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之前,社会财富大体是平均分配的,大体提现了平均主义,平等多于差距。例如一个普通工人,月收入大概在三十元以上,差距不是太大太多。当年最高领导一月工资收入也就四百多一点,他要交房租、水电、家具费,普通工人也要交。因为收入都不高,物资也不那么丰富,所以能看的见的差别就不大。
说上学,那时没有什么贵族学校,平民子弟与干部子弟、富裕家庭的子女,都在一个学校学习,吃的,大多差不多,穿的,也都差不多,学习在一起,玩在一起,没比较就没有差别,就没有伤害,所以会快乐。
出行上也没有太大区别。长途一般是火车、汽车,城市里,一般也是挤公共汽车,家里条件好点的,有辆自行车,私家车全中国可能都没有几部。
六、七十年代,中国人的住房都不大,都是公房,这种房子大多是平房,一般家庭的住房也就是两到三间,几十个平方而已,另外再有一间小厨房,邻里之间都是一个单位的人,都熟悉,串门不需要预约,晚饭往往都在室外,有时候就能做到美味共享。这种房子大多没有卫生间,解决大小便要去公共厕所。
前阶段看一个资料,说某小区的别墅,仅外墙的砖,达到每块一欧元,室内更奢侈,这样一比较,就在心理上不平衡了,就会痛苦了。现在的富家子弟,无论是吃穿住行用度,与工薪阶层子弟差别不是一点点,一般人可能也无法接触这些人,他们一出来,就浑身珠光宝气,就要炫耀他们那一身行头,要有意无意地显摆显摆他的车、房等。比如令某某儿子开的车,比如一歌唱家李某某儿子的做派。一个演艺圈的人,号称家里院子里种植了五百棵果树,这院子该是多大?他的住宅该有多大?想象不到。你及你的家庭,收入比原来提高了很多,但当你知道了那一块砖要一欧元,一个学生就开着法拉利,你会因你的那点富裕开心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患寡患不均,这个均,不仅仅是财富的分配上。
另一个原因是心态出现变化了,老年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沉醉在对儿时生活的回忆中,什么都是以前的好,现在是不做未来的梦了,不去为今后再努力、奋斗了。
再一个原因是小时候玩,那时候玩具不多,但集体的游戏多、接地气的活动多、亲自动手做玩具也多。六十年代,家庭孩子多,家长工作忙,孩子的活动空间多,自由度也高,男孩子在地上弹玻璃球、拍画片、用铁丝、橡皮筋弯制手枪、到家乡附近的河、湖、水塘里游泳,都能兴奋不已,参加学校的球类运动也无需缴培训费。女孩子玩的东西也多,跳皮筋、玩骨头子、缝制沙包、丢沙包也是兴高彩烈。
小时后,没有现在的那么多的作业,没有那么多的“兴趣班”,没人逼着你学英语、美术、“奥数”,也没人老是恐吓你: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这样比较下来,会得出小时候好的结论。
估计,人可能会永远感觉小时候快乐,除非碰到了战乱、饥荒、大的自然灾害。估计现在阿富汗、黎巴嫩的孩子,几十年后不会感觉儿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