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文老师及我们的初三岁月
癸卯年,中秋刚过就是国庆佳节。
10月2日,毛班长有约,当年城北中学的班主任李文老师,还有另外几位任课老师,及几个同班同学,一起去龙泉郊区的一处人家,餐叙。
那天李老师特别高兴,我打电话说去接他,他嗓门清亮分贝很高:“我要早点去的,车子都已经安排好了。”毛班长是同学里面的佼佼者,也是李文老师最大的骄傲,果然,我到那里时,李老师他已经腰杆笔直地端坐在茶桌前了。老师精神特别好,两眼炯炯有神,一边喝着茶,一边款款而谈,声如洪钟底气十足。无论在哪,无论何时,他好像都是绝对的C位人物,这就是我们的李文老师。
四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李文老师已经是鲐背之年,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也是青丝染雪,然而老师与学生之间,依然还能够以这样的方式相聚,也是一桩幸事
李文老师是我在城北中学的初三班主任。他是龙泉市查田镇石隆村人,195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今浙大)中文专业。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务实勤劳。教书育人是他的本分,近乎一个田间耕作的老农,为了金秋的收获,从来不知道疲倦。李老师性格开朗,幽默有趣,乐于助人,待人亲切和蔼,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学生,就像对自己孩子一样。
在后来的岁月里,我曾经与好几个同学沟通及感叹过:“李老师的精神可贵,很了不起,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他广博的学识,言行举止和思想情怀,以及那些与生俱来,骨子里就存在的东西,对我们那一批学生来说,受益都是无形的,或多或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老师呕心沥血的教诲中,我们像一株株浴春风沐春雨的树苗,茁壮成长,我们有幸。”
1978年的下半年,由于特殊的原因,我插班到城北中学初三班读书,去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初到城北,人生地不熟,在灰蒙蒙的河里车站下了车,很是茫然。寻思着“河里”这个名字,一定是一个有水的地方吧,果然,一条小溪潺潺流水,一座小木桥连接着两岸。我背了单薄的棉被和书包,走过那座不宽的木板桥,经过区委办公楼和银行营业所,再上一个水泥石阶的斜坡,就到了学校操场。
在操场左边,一栋矮小的房子里,我找到了李老师的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很简陋,那时候老师的办公空间与生活区是一体的,就是一个白粉墙水泥地的房间,陈旧的木头窗户木头门,里面有一张不大的桌子,上面摆满书本和教学用具,旁边一个竹丝壳热水瓶,另外,就是一张做工粗糙的木板床了,仅此而已。
李老师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高高瘦瘦,面目清秀,一双眼睛特别有神,似乎可以洞察世间不为人知的奥密,眉宇之间,深藏着满满的智慧。他看我怯生生站在门口,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带我去女生寝室安排床位。寝室很旧,很暗,上下铺,黄泥墙土剥落。李老师怕我孤单,特意叫来几个女生,一一介绍给我。小敏、剑君、小琴几个女同学热情地帮助我一起铺好床。初到城北的记忆,是温暖的。
李老师又带我去教室,在二楼,座位已满,李老师思量了一下,手一挥:“就在第一排前面加一张桌子吧。”然后,让人找了一个特别矮的木板凳,又叫两个男同学,搬来一张破旧桌子。看着李老师忙忙碌碌的身影,很是过意不去。对知识的渴望,我非常感恩,拥有这来之不易学习机会,很珍惜。
从教师楼到教学楼要通过一个操场,操场的两侧有篮球架。男生们好动,下课十分钟也要去“三步跳”投篮,运动一下;女生则拿着书本,站在二楼教室外面的走廊上,不知是看男同学打球,还是在用功看手里的书。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大家赶紧嘻笑着推挤着回到教室坐好,李老师则拿着书本,捧着上课道具,腰杆笔直、精神抖擞地走来了。
记得当年我们的语文、物理、政治,三门大课都是李老师教的。李老师的教学方式很是独特,“难题简单化”是老师的口头禅,从简到繁,循序渐进,是他的方法。他特别强调:“学习是为自己学,而不是别人让你学。”首先明确目的性,我们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我最喜欢上李老师的语文课,毛班长后脑勺大大的,浓眉大眼,一声起立,李老师就从教室前门走进来,左转九十度面向讲台,放下手上的课本和教具,朝大家点一下头,然后让同学们坐下。我的座位离黑板最近,老师写字的粉笔随着飘飞的粉末越来越短,老师皱眉思考、垂眸提问等细微表情,我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李老师总是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字,然后转过身来,手掌心里还是捏着粉笔,大拇指轻扣在中指上,食指微曲指向空气,手臂向外高高举起说:“语文学习,要逐字逐句过关,一定要顾名思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加强。”然后一双有神的眼睛,环绕一圈教室,掠过每一个同学的脸庞,停顿一下,又继续说道:“特别要分清词语的读音与词性,平时积累抄录一些优美的词句,课文要学会抑扬顿挫地朗读,细细感悟其中含意。”
有一个成语是李老师最常说的,那就是“举一反三”,拿已知的一件事理去推知相类似的其他事理,由此知彼,触类旁通。这是启迪思维的方法,这些场景,我相信当年每一个同学都一定有印象。“学到的知识还要融会贯通,慢慢消化吸收,让课本里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你们才能有足够的勇气,应对今后无论题目如何千变万化的考试。”我听得入迷,李老师语重心长,每说完一个意思,就在讲台前转一圈,再回到原位,如此反复。
说到写作文,李老师是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语言、文字、写作,在李老师的课堂里,竟然是这么有趣,他甚至讲到方言的运用,讲到他母亲与他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什么“无奈何”“大雁飞”“圣洁”等等,这些龙泉话发音与普通话的差异,生动且到位。说到具体细节时他说:“写作文先审题,列题纲,这个很重要,然后在自己的知识库里找素材,像盖房子一样,把需要的材料,分门别类准备好,然后用一条无形的线连着,围绕着这条线让文字顺畅起来,把事情写清楚即可。”李老师还叮嘱我们:“如果作文考试碰到类似的题目,可以张冠李戴,只要有几个点对得上,总结出个一二三点道理来,再临场发挥一下,就是一篇好作文。”他的教学没有拖泥带水的东西,有时候我们甚至觉得有点土,却是非常管用。除了课本里面的内容,老师还会插入许多课外的所见所闻,来诠释课本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吸引人,课堂上四十三个学生睁着大眼睛,鸦雀无声。
我本来不喜欢物理,关于那些力学、电学、光学、热学、运动学等概念,我都是似懂非懂模模糊糊的。李老师的物理课很接地气,他会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用操作实验说明一些道理,让那些公式原理定律,不再枯燥而都变得鲜活起来。不喜欢物理的我也慢慢的有了兴趣,并且用了心思学习。在一次物理竞赛中我还得一等奖,学校奖励了一个圆规,这是很大的荣耀,李老师在班里表扬了我:“这个同学开始是跟不上同学,后来跟上了,现在超过了。”李老师的肯定让我有了信心,不再惧怕难题,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多做练习,不懂就问,我对物理课越来越有兴趣。
李老师的政治课更是一绝,板书做得像大表格一样,总纲里分几个大点,大点里分几个中点,中点里还有小点,然后划出重点,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灵活记忆不死记硬背”是他的主张。他形象地引用骨头与筋肉的关系,让同学们记忆:“回答问题时,最主要的先抓住“骨头”,即几个大点,就可得合格的成绩;如加上骨头外面筋络,即几个中点,就可得良好的成绩;再加上外面的肉,即所有小点细节,那就是最优秀的成绩了。”中考时,我们班政治平均成绩是全县前三名,李老师个人还得了教育局颁发的三等奖呢。
李老师思路清晰,反应敏捷,很善于总结归纳。每一节课前,他都有几句实用而励志的开场白,比如“知识靠日积月累,贵在坚持”,“困难是个纸老虎,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志当存高远”等等。对时间的管理,老师也是很有一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零时求整用,整时不零用”是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年少的我们都努力去实践它。零零碎碎的时间,即使最顽皮的吴帅同学,在走路之时,也知道两个同学相互提问考对方;我们女同学在寝室睡觉息灯后,上下铺的就小声地相互提问,一点点时间都充分利用起来,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好,即巩固了知识,又与好同学互动,一点都不觉得累,不亦乐乎。
想起一个谚语故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时候觉得李老师就是那个授渔之人,他教知识,更重于教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
老师是全才,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是我们的生活、运动的指导老师,怎样蒸饭,怎样洗饭盒都有他的方法。老师特别提倡节俭,饭盒里不能剩饭粒,如果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掉衣服上,一定要在饭粒粘着的下方,用手掌横向砍一刀,借助衣服震动的力量,让饭粒掉在掌心里,然后把饭抛向嘴里,细细咀嚼再咽下去。我想:这里面有传统文化的渊源,老师是让我们体会课本上“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言传身教用心良苦,我们铭记在心。
冬天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李老师就在寝室外面吹响了口哨。我们真想赖一下床,李老师教我们一个治赖床的方法:“一定要狠心点,把被子掀掉,冷了哆嗦一下,就逼自己不得不去穿衣服,衣服穿好了,脑子也就清醒了,这样就起床了呀。”我体质弱,跑步经常跟不上同学,李老师就说:“坚持就是胜利”,他坚毅挺拔的身影,在晨光中醒目地跑在整个队伍的最前面。老师的背影,就像一面旗帜,像一盏引航的灯,在“一二一”的节奏里,同学们没有一个掉队的,我也慢慢地跟上了晨跑的队伍。
我们教学楼后面有一个小山丘,天气好课外活动的时候,李老师就经常带同学们去爬。山顶上有一块平地是我们的乐园,同学们围成一圈,李老师讲一些励志的故事,也说笑话,有时候还给我们唱陕北民歌《兰花花》,声腔悠扬高亢,余音袅袅。还有一个特别经典节目,是每一次活动必做的,李老师起调同学们合唱,随着音乐带大家一起跳舞,||3111432|2171255|1324|3217111|----||,这个欢快美好的旋律,以及李老师憨态朴拙的舞姿,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都快半个世纪过去了,却依然清晰。
从河里到龙泉县城,有30公里吧,李老师的家在县城,那里有他的母亲、爱人、三个孩子,记忆里他好像从来不坐客车,而是骑车,估计是为了省点钱。那时候每一家人生活都比较拮据,也因为这个习惯,后来李老师成了我们龙泉市长跑队的队长。通往县城的公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护路树,差不多遮盖了整个公路的上空,像小房子的屋顶,又像绿色天然的大伞,路上风景优美,但沙石公路坑坑洼洼,人颠簸着,估计是不大好骑车的。但李老师拉上那辆二十八吋永久牌旧自行车,每一个周末回家的路,都是风雨无阻。
我奶奶家在西街,离李老师家不远,他周末回县城,经常帮我到奶奶家带点吃的东西来,有时候是一包梅干菜三层肉,有时候是一杯肉皮炖黄豆冻,有时候就是一瓶油炒榨菜片,对我来说,这些是很好的美味菜肴,也是最好的营养补充。用自行车从三十公里外带过来,这份师生情义,永远记在心里。
1979年期末,我们这批学生都参加了县里的中考,取得了优秀的成绩,龙泉一中录取了十名,城郊中学录取了十二名,初中中专一名,初中技校三名。李文老师因为带我们这届出色的教育生涯,升职为城北中学校长,城北中学由此也成为知名的中学。在李老师的祝福与叮咛声中,我们踏上了新的里程。
很多年以后,方同学陪我再次回到这里,周围出奇的宁静,只有溪水依旧长流,据说区级中学早已经撤消。当年的情景依稀,而我们生活学习过的地方,已经看不到一个人。年少不知愁,母校已沧桑,感叹之余,是深深的怀念,泛黄的记忆里,是我们无悔的青春岁月,最难忘记的还是,李文老师那一份无私奉献、润物无声的导师情。
在这里,我用一首小诗结尾——
师恩难忘【七绝(新韵)】
讲台粉笔帅园丁,解惑授渔座右铭。
桃李缤纷心沥血,蜡烛化泪导师情。
完稿于2023年12月30日,丽水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