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篇文章。谨作为春小树精神病院的开院致辞。
我是一个挺喜欢看书的人。读好书和读好文章是一种享受,读多了就产生自己也想写一写的冲动,但是一下笔就发现自己功力不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人生到目前为止,所留下来的作品,除了学生时代的作业之外,只有十几本日记了。最近翻看它们,意外发现了很多乐趣,也偶尔对小时候的一些出奇想法赞叹不已,当然更多的是沉浸在被唤起的美好回忆之中。回顾日记这件事让我对写作有了一点新的认识:首先我不是不能写,从小学六年级直到如今临近而立,除了一些特殊时期,写日记这件事没有长时间间断过,从中获得了莫大的乐趣,有感而发积累下来的文字竟然厚厚一大摞,拎在手里也沉甸甸的;其次对于自己来说,曾经写的东西看上去还不赖,事件描述、心理活动、个人情感、人生思索,写的还像那么回事,并非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不过,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敝帚自珍的效应吧。
在这点新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仔细分析了自己对于写作这件事的兴趣、能力以及种种可能性。
发自内心地说,我是喜欢写东西的。虽然生活大部分内容都平淡无奇、乏善可陈,但几乎是每天,我都多多少少有些话想跟自己说,而这种交流以文字呈现出来是目前对我来说最适宜的方式,它操作简便,肉眼可见而有迹可循,它可被进行系统化的组织编排,最重要的是文字之美蕴含着无穷的可能性。每当打开日记本,起笔总是天气如何、今天做了什么事或者今天主要的心情是怎样等直白的描述,继而在某个微妙的时刻,直白的描述中开始慢慢流淌出潜伏在今日概况之下的暗流,有时是不易察觉的情绪状态,有时是需要略加思索才能下笔的人生领悟,有时是忽然蹦出来的奇妙计划。每当这个时刻来临,我需要做的就是跟随着暗流的流向写下文字即可,写到兴致已尽、无话可说,就停笔不写,合上本子去做其他的事。这个过程中内心是满足而畅快的,当然也经常遇到限于文笔功力而无法准确表达心声的情况,但也只能接受这个现状,除了提高写字能力之外别无他法,内心也并未对此太过焦虑——既然是心声,那么它必定是某种深刻而持久的东西,只是暂时留在心里不会跑到别处去,那么等到今后文笔有所提高或者这心声更加强烈的时候,再写下来也不迟,毕竟我并不是非要写出什么像样东西才可以,我只是写给自己看。就是嘛,从小到大,没有人曾为我写的东西付过一分钱、表达过任何夸奖,而我却漫无目的、乐此不疲地写了十几年的日记,不是因为喜欢,还能有什么原因呢?
那么,我写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或者说我写东西的能力到底是怎样的呢?既然说喜欢写,那这个问题还是要关心一下的。事实上,在一个多月之前,我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个多月以前,我在网络上接触到“靠写作赚钱”这一类的话题。当然我是知道世界上存在“作家”这个职业的,但是网络上“靠写作赚钱”这件事似乎和我认知中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写作”不太一样,它所讨论的核心问题似乎是:如何通过结合社会热点,以迎合读者的兴趣和焦虑为手段,以文字为主要载体(大多搭配相应的图片或视频),诱导读者为之付费或购买某种产品或转移到其他场所实现引流,同时借助一定的营销手段来促进其效果的达成。经过进一步了解相关的运作模式和实际作品之后,我不禁感慨互联网和商业社会的伟大,也由衷钦佩在网文写作领域内谋生的能人异士——他们的写作水平远远在我之上,他们借助互联网将写作变现所体现出的聪明才智更是我所不能及。于是在经过初期产生的“说不定我也能靠写作发家致富”这一兴奋的幻想之后,冷静思考一下,我认为自己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于是我追问自己,如果不能靠写作发家致富,那么我的写作能力是不是一文不值呢?好像也并不是。我学生时代语文成绩不差,语言功底还算扎实,作文也偶尔被老师当做范文,但是这只能代表我写出来的东西具备了可读的基本条件,不是胡言乱语或言之无物的垃圾而已。本科和硕士阶段分别主修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论文写过不少,逻辑性和专业性算是接受过一定的训练,但是全部是为了阐述某一现实问题而写就的论说性作品,似乎和文学之美不沾边(当然如果从广义角度来说,科学与逻辑之美不亚于文学之美)。可以勉强称之为写作产物的,只剩下日记了。在十几年既不算漫长也不算短暂的岁月中,我的日记就这样默默为我一个人服务着,陪伴我表达喜怒哀乐、梳理所思所想、制定人生计划。深刻性和美感固然谈不上,但它基本准确地反映了我的生活,并让我在写作和阅读它的过程中获得了疗愈与自我认同,让心灵在自知自觉中得到成长。若以这个结果来判断,我的写作对自己来说自然是具备一定价值的,也必定是建立在一定的写作能力之上。而若以让旁人看了之后产生“写得不错”之类的评价为准绳,怕是乏善可陈了。
所以终归结底,我所谓的写作,也只是停留在愉悦自己的地步而已。那么如果有一天,就像现在一样,我打算写一些除日记以外的东西出来,它除了继续愉悦自己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对此我倒抱有十足的肯定。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曾说过“个人的就是普世的”(what is most personal is most universal),这句话曾经深刻影响了我的价值观,并给予了我莫大信心与勇气。我是一个在常规教育制度下、常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常规青年,表面上的人生诉求和潜意识中隐藏的需求应该都跳不出一个所谓正常人的范围。但近几年逐渐发现自己的三观和旁人愈加貌合神离,甚至连貌都快合不上了,而我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所秉持的一些观念,其实是比较朴素和普世的,而社会主流价值观之中,实际上包含了太多反人性的成分(关于以上这一言论,未来应该会尝试单独写一点东西讨论讨论)。如果将罗杰斯的名言擅自加工一下,应该说“看上去是个人的其实是普世的,看上去是普世的其实是有大问题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醒悟到其实大可不必去主动迎合什么热点,只管老老实实自说自话,也许自然会有别人发现“原来我也是这么想的诶”,那么通过自说自话来获得旁人的共鸣和认同,进而对人生在世诸多问题展开平等、坦诚的交流,收获超越于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人云亦云之上的体验和智慧,那将是一大幸事,一大乐事,这应该就是我所能想到的,写作除了愉悦自己之外能发生的最大可能性吧。
所以才有了“春小树的精神家园”这个场所。本来是想干脆将精神家园改成精神病院的,但是考虑到一来这样做太过于明目张胆,二来如果精神病院根本没有人来,只有一名病人兼院长,那么就不能称之为精神病院,充其量也只能说是精神家园了,所以还是沿用当时注册时脑海中蹦出的“精神家园”四个字,也不排除向王小波表示不自量力的致敬这一隐藏动机。为什么想开一家精神病院呢(当然是幻想中的精神病院,现实中的我不具备任何开精神病院的条件)?话说每个社会之中都运行着一套价值体系,与社会主流价值不符的人通常会被定义为不正常人,严重者将被送至精神病院进行治疗。那么如果将一个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它是否也存在不健康、不正常的可能性呢?如果一个社会是不健康、不正常的,那么不按照这个社会主流价值观行事的人,他/她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眼下这个社会,正在陷入一场追逐金钱消费、物质占有、感官刺激和精神娱乐的狂欢,我不认为在其中随波逐流的人是正常人。反其道而行之的人才应该是。但是好像后者在生活中时常被奚落或质疑,大有被孤立为社会边缘人士的倾向。大多数精神病院所收容的病人病情都比较严重,已达到社会功能失调的阶段(术语应该叫socially dysfunctional),而当下社会里反主流道路而行之的边缘人士,大概只是心中苦闷、无处宣泄而已。或许这些人——至少我是这样——希望有那么一片净土,里面的人交谈起来,不要左右离不开“家里有多少资产”“开多少钱的车”“媳妇儿漂不漂亮什么学历”这样的话题,或者压根不想交谈只想安静一个人呆着,也不会有人干涉他的自由。这样的地方应该会被那些正常人组成的社会看做是精神病院。而我就想开一家这样的精神病院。当然,必须声明,社会中的是非判断标准,并不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尺度,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不同标准之间有时也存在相互冲突但在整体上应该实现圆融统一。就像夏山学校的尼尔校长,致力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来教育孩子,虽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让那些控制欲极强、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的家长心惊胆战,但最后大多都顺利成材(以社会主流标准来衡量),鲜有为所欲为、自私自利的反社会人士。春小树的精神家园,也只是崇尚自由而已,对反抗社会没有任何兴趣。
话题还是要回到写作身上。此精神家园中,大多数内容应该还是以文字为载体来呈现。文字有无穷无尽的美感和魔力,虽然在直观性、刺激性上比影音图像要差得远,但是在保护想象力、展现想象力、挖掘思想与情感的深刻性上,依然是最好的工具。过度摄入影音图像以及简短而内部关联性差的文字,对人的头脑、社会关系乃至生活质量是有害处的,具体论述可以参见尼尔·波兹曼的名作《娱乐至死》。不过终归结底,还是出于喜欢。看书写字可以废寝忘食,不觉疲惫反而内心充盈,但玩手机久了,身心着实难受,不仅头脑憋胀,而且感觉精神都枯萎了一些,抖音这类好东西,我实在是无福消受了。
此为春小树的精神家园之开篇文章,暨精神病院开院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