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共读】跟着导师读奇书(9)
文/张爱敏
1
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
怀特海认为:在精神生活中,如果你忽视像艺术这样的伟大因素的话,那么你肯定会蒙受若干损失。
在教育中要享受自由的权利,必然包含了这样一个结果:必须注重健全的个性发展。
我们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利用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新人:他们热爱音乐,喜欢戏剧,醉心于造型和色彩的美。
我们新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做着这样努力。
2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由此可见,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新教育实验认为,儿童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
新教育课程最本质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生命体验,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一组通过生命体验成为有德行、审美、情感的知识,并通过这组知识的学习,最终习得为一种能力。
课程的起点是活生生的人、问题及人的各种可能性,终点则是问题的解决、可能性的实现、人的幸福完整。
4
自2006年,在班级开始尝试“晨诵、午读、暮省”课程。
每天早读,伴着黎明,用一首小诗开启美好的一天。
中午,当其他班还是喧闹中,我们的七彩一班已沉浸在美文中,用书香浸润生活晨诵。
特别是暮省,当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坚持“吾日三省吾身”,以道德长跑或者随笔记录等形式,与学生一起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每一个人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书写亦如此。在阅读与书写中创造着生命的传奇。
5
每个人都可以开出一朵花,每个人都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坚持,再坚持,以初恋般的情怀,坚守自己信仰,坚信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朵花、一棵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每天,用诗歌点亮每一双眸子,用书香浸润每一个生命,用文字编织每一个黎明、午后和傍晚,就这样,每一天都被赋予其特殊的意义,每一天都会因墨香舒展心灵,每一天都会被童心点亮。
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编织每一个日子,美好的品质,豁达的态度,良好的教养等在不经意间流露,文如其人,尊重,仁爱,宽容,乐观,责任……这些象征人类美好品质的词语跃然纸上,浸润心田,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大写的人。
6
晨诵内容可以视学情与学段不一而定,午读形式更是不一,有共读,也有自选,有课前分享,也可有一周沙龙,更有每月读书会。暮省内容更是因人而异,可以为道德长跑,进行心灵对话,还可是二十四节气探究,也可是日常生活台账,也可以是自己的长篇创作,短篇心情美文,或是自己难忘的瞬间,刻骨铭心的往事,等等。
总之,坚守“晨诵、午读、暮省”之课程已有10年之久,身在穷乡僻壤,已悄然入心,成为我们师生一种朴素而有特色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