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青的际遇中,有一个人如惊鸿一瞥,翩然露了一面,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乍看似是多余之人,多余之情节,然而仔细玩味,再结合燕青最后的结局,就发现,这个人的出现绝非无意,更像是施耐庵在暗示什么。
这个只露了一面的人,就是梁山在破辽后,班师回朝的途中,经过一个叫双林镇的地方,燕青偶遇故交,许贯忠。
偶遇之后,燕青跟宋江请了个假,就跟许贯忠一起去许的家里做客。许家住的十分偏僻,又是山僻小路,又是穿过大溪,行了四五十里,在高峻的山中,转了几个山嘴……各种绕,总之住得很偏,隐居山野的感觉。
燕青在许贯忠家里,二人只是叙叙旧,扯扯淡,住了两夜,临分别前,许贯忠给了燕青一轴手卷儿。
紧接着下一章,宋江征田虎,准备派两个细作去打探山川形势,这时燕青禀道:“军师不必费心了,山川形势,已有在此。”
燕青献出了那轴许贯忠送的手卷儿,是三晋的山川关隘图,何处可屯扎,何处可埋伏,何处可征杀,细细标了。
这明显是一幅作战地图啊。
这是一个好大的疑问:许贯忠一个山野村夫,为什么会有三晋作战地图?
答案前面已经给了,这是宋江要派细作完成的工作。许贯忠,他的真实身份就是细作。
在整个宋朝历史中,不管正史还是野史,细作这个词出现的比较多,比如说秦桧,就被认为是金国派往赵宋的细作。其实可以理解,当时几个国家打来打去,双边关系都不太好,互派细作简直太正常了。
估计看到这儿你要问了,二姐二姐,你不是说燕青呢吗,怎么扯了这么多许贯忠?
因为许贯忠的身份,就是燕青的身份,许贯忠的归宿就是燕青的归宿,许贯忠是燕青的引子,许贯忠的出现,是在为燕青的身份埋伏笔。并且这个伏笔在后面也不露痕迹的挑明了:在征方腊时,燕青就是作为细作进入方腊政权。
燕青在梁山的真实身份就是:细作。
其实,燕青在定了座次那一刻,他的身份已经变了。他本是卢俊义的家奴,上了梁山之后位列天罡,等于是卢和俊义平起平坐。我甚至觉得这个座次也是燕青与宋江的交易。这个交易的筹码就是,梁山给燕青一个好座次。燕青为宋江做什么呢?潜伏在卢俊义身边。
因为宋江不信任卢俊义,说到底,卢俊义是被梁山骗来的,员外宝宝心里一定很苦:你毁我荣华富贵,害我家破人亡,赚我来为你抛头颅洒热血,作你进阶的垫脚石,这简直太混蛋了。
宋江可能自己也觉得自己太特么损了,卢俊义太冤了。所以他不放心卢俊义。
燕青是宋江安插在卢俊义身边的细作,书中有一处表现的特别明显——
征方腊时,柴进提出要带上燕青,一起去方腊城中当细作。正说着,闻人报道:“卢先锋特使燕青到来报捷”。
报捷,不难理解吧。但是,宋江与燕青的对话已经完全不是听捷报了。宋江问了以下问题,我简单翻译一下:
贤弟水路来,旱路来?(答曰:乘船。)
又问:戴宗回来的时候说你们要进攻湖州,怎么样了?这个回答很长一大段,汇报的极为详细,涉及如何攻打,兵马如何分配,杀死了几个人,如何安抚百姓,如何向上级汇报,林冲的行踪,呼延灼的行踪,先锋的行踪。
又问:守湖州的人和打德清的人,调去独松关打仗的人,你跟我说说都谁去了?谁跟着呼延灼?
燕青递上了一份名单。
其实这一大段对话,核心只说了一件事:卢俊义是如何安排战事和人事的,卢俊义跟谁在一起,卢俊义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这分明就是细作来汇报被监视人的动向。
为什么柴进特别提出要带燕青一起去当细作呢?柴进是这么解释的:燕青晓得诸路乡谈,更兼见机而作。意思就是,燕青会各个地方的方言,而且懂得见机行事。
这简直是一个专业细作的基本修养。柴进选燕青同去,就是因为燕青专业,他就是个细作。
那么,你们以为燕青只是宋江的细作吗?
你们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