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千辛万苦,总算招到了一个实习生,北京某大学传媒专业博士一年级在读。
因为相当缺人,又是同事推荐,所以只是看了看简历,简单聊了聊,就匆匆忙忙签了实习协议。
博士么,我心想,又有专业背景,怎么着都不会太差。
于是,我踏上了这条虐心的不归路。
先是沟通明显不畅。实习生比我岁数还大,中间有过工作经验,在一所大专院校当老师。据她自己讲,以前有课就去学校代代课,没课就在家里窝着,同事之间没什么来往,比较闭塞。直接后果是,新分配的任务,她即便不是很清楚,也不问不说,自己在那里闷头琢磨。然后给我交来的东西,很可能完全跑偏,不断返工。
一些基础工作毛毛糙糙,发来的统计表单,一眼看去就能找到明显错误,做的Excel表,甚至字体都不统一,毫无美感。稿件强调了好几次格式标准,结果还是该居中的没居中,该两端对齐的还是左端对齐。
还经常一声不吭就不见人了,找不到。
好想骂街。
二
事实证明,在职场中,脾气再好的人也会被逼到爆发。(对啊,我就是脾气很好的)
抛开尊严,放弃面子,管他哪个同事推荐的,来来来,你先和我说说,你是为了实习工资来的,还是确实想学东西?
对方永远是一副很谦虚的样子——
“您看看这样对不对,谢谢指教!”
“这个我做完了,有什么问题您告诉我,我再修改,学到很多,谢谢!”
说的这么好,你倒是改啊。
一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我真是不敢指教了。
哦,还有,吃饭的时候从来不和我们一起,严重把自己当外人。
我好不容易练出来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遇到这姐姐,瞬间土崩瓦解,想聊个天都说不出“今天天气不错啊”。
三
到目前为止,这位实习生小姐姐已经工作到第三周,总算勉强跟上了我们的节奏,也多少有些交流了。
还好协议只签了5个月,想当初签协议时候,我恨不得和她一下签到毕业,幸亏……
我自己也做过实习生,在一家世界五百强,工作了一年多。
我也曾在一次办会时开了句不恰当的玩笑话,被人说“不想干就走”。
年轻的时候谁都会犯错,因为没有阅历,很多事情一开始不懂,是难免的,很很很正常。
不过我脸皮厚,优点就是乐观,缺点是太乐观。
但有一点我觉得自己比较好——被人说完我就长记性,吃一堑,以后绝对不在同一件事情上翻跟头。
也就这样慢慢成熟成长起来了。
而且回头看,很感谢当初介绍我实习的同窗,感谢带着笨笨的我工作的同事姐姐。
也感谢自己的努力。
四
实习生,在一家企业里,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大概很多孩子,在做实习生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位置略略有些尴尬。
然而,3000块钱,每周工作3天,管早饭和午饭,这个待遇对于在校生来说应该不算少了。这笔钱拿出来,不是给你的学习补助,说白了,就是需要你付出劳动,是劳动所得,不是慈善款啊喂。
先明确了这一点,大概这个位置就好摆正一些,拿出年轻人的责任心和热情,好好干就是了。多和前辈交流,才能成长的更快,毕竟有些经验,是靠时间积累出来的。所以沟通对于成长来说,是一条捷径。
和人沟通、共事,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不懂就问,没问会笑话你嫌弃你。讲真,北京就是这样,大家说话直来直去,公事放在明面儿说,哪儿不对了一二三说完就完。对于在学校的孩子,正是自尊心特别强的时候,可能面子上过不去。
但等你真的到了社会,你就会知道,这些话算个屁呀,已经很温和了好么。而且用人单位的前辈们,其实发自内心都很欣赏这种自己出来学本事挣生活的孩子,很爱惜的,也很愿意教。
实习时的工作方式、与人沟通方式,会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
好好珍惜实习机会,好好珍惜每一段经历,好好珍惜每一个和你有缘共事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责任这东西,可能是天生的吧,实在做不到有责任心,想想推荐你来的同学同事老师家人,怎么也得给他们点儿面子吧。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