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妇——二十八位政治女性

上古天真

一.娥皇、女英

娥皇和女英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他们代表的那个时代,在考古学上叫新石器时代,在传统史学中叫做三皇五帝时期,在今天,我们通常会说,那是部落联盟制的时代。无论如何表述,总之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

媵妾制度(正妻的替补队员)

私德是公德的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能齐家,也就没法治国。

他们不在是流尽眼泪的潇湘妃子,而是洒尽热血的革命烈士,他们的眼里有丈夫、儿女,更有国家和民族。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娥皇女和女英的形象,在这样的诗篇中升华了,他们代表着女性的牺牲,也代表着女性的希望,代表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更代表着中国美好的未来。

二.褒姒si

来自褒国的一个姓姒的女子。

艳若桃李而又冷若冰霜的脸。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有吸引力。

鲁迅先生还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绝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就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红颜可以属于一切时代,但红颜祸水只属于男权社会,我们需要理解它的历史内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请一定把它扔到垃圾箱里,再不要信他。

三.许穆夫人(庄姜的侄外甥女)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这真是一种太大的遗憾,即使一生不能再见到他们,他也永远愿意为他们“载驰载驱”。这就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家国情怀,日后我们在王昭君身上,在文成公主身上,还能继续看到这种情怀的光芒,这就是因为爱而产产生的力量,谁也别忽视这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再驰》

这首诗其实并不像后来我们经常会想到的那些爱国诗篇,他没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觉得式的豪言壮语,也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的慷慨悲壮,他其实只是一个外在女子椎心泣血的牵挂和飞蛾扑火一般的努力。


四.西施

春秋时期,不仅仅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也是一个诸侯争霸的时代,争霸战争的正面当然是明君贤臣,文韬武略,争霸战争的背面也不乏鬓影衣香,美人心计。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最后一位霸主)。

如今有一句俏皮话叫作: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自古以来君主就对阿谀奉承有着超高的适应性。

只要看见西施,连溪水中的鱼儿都不免自惭形秽,沉到水底。古代四大美女:西施 昭君 貂蝉和杨贵妃分别号称沉鱼 落雁 闭月 羞花。

可与君王共患难,难与君王共欢乐,这正是红颜的悲哀,也是忠臣的悲哀。

汉魏风华

五.戚夫人

楚汉战争中,站在顶峰正面对决的是项羽和刘邦,成就历史的雄壮与霸气,而项羽和刘邦背后有各自有一位美女演绎着人生的温柔与苍凉,站在项羽背后的美女是虞姬,站在刘邦背后的美女就是本篇的主人公戚夫人。

吕后,刘邦正妻

从个人角度来讲,他最大的错误在于从前到后踏实依靠的始终是女性的原始资本,而不是社会资本,他把自己化身为一组女萝,依附在一棵大树上。开始的时候,这颗大树是刘邦,他要给儿子挣一个太子的位置,就只会对着刘邦哭闹。他从没想过要争取大臣更没想到要亲近社会贤达,他连一个帮手都没有,按照古代的说法,他没有羽翼,这样的人可以是讨人喜欢的生活伴侣,但做不了互相成就的政治伴侣。

六.李夫人(汉武帝皇后)

李夫人是一位戏剧大师,他最会制造悬念吊足了汉武帝的胃口,让汉武帝抓不着猜不透始终被他牵着鼻子走。

1.倾国倾城。李延年唱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人心就是这样,全心全意对你好的傻姑娘经常会被辜负,相反,罂粟花一样的坏女人,却无往而不胜,让人欲罢不能。

2.相见不如怀念。

以色事人者一定要知道一句话,那就是色衰爱弛,一旦美貌不在了,爱恋也就没有了,而爱恋没了,恩义也就断了。

他会制造戏剧效果,一次倾国倾城的出场,一次相见不如怀念的收场,让李夫人在汉武帝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确保了他的生荣死哀,这无疑是聪明的表演,放在今天算是编剧导演和演员一肩挑。这当然是他的聪明,但他还有更聪明的地方,他清楚自己不过是不过以色事人,他从不寄希望于汉武帝生死不改的深情,他只相信汉武帝对花容月貌的眷恋,后宫有多冷酷,他就有多冷静、多决绝。

七.王昭(光明)君

避讳司马昭,改称王明君

画师毛延寿拥有定人美丑的权利。

一个人受了委屈,本来就会激起别人的同情,更何况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


八.赵飞燕: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赞美杨贵妃)

“祸水”

欲戴王冠,必成其重。可惜,一直以来,我们总希望美能够成就善,可惜赵飞燕的楚楚红颜,终究还是配不上汉朝的昭昭青史。

九.甄夫人(魏文帝曹丕皇后,传说曹植曹子建梦中情人)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南乔北甄: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洛神虽然美丽,却不能和君子结为连理,象征着曹植才华横溢,却被哥哥曹丕猜忌,抱负不得施展。

1.好女儿。自古以来,凡是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用前人的成败来警示自己,我如果不读书又怎么能借鉴前人呢?

2.好妻子。宽宏大量,绝不独霸丈夫。所谓宽宏大量,毫不妒忌,都只是在内心特别踏实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的一种姿态。

3.好媳妇。孩子跟着奶奶,我就一点儿也不担心,有说话的艺术。

4.不好的结局。一个最伶俐的女子再也说不出话,一个最美丽的女子再也露不出脸,人生最大的伤痛。

亦舒在《爱情之死亡》里说的那样: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他的女人,谭哭闹是错,静默也是错,活着呼吸是错,死了也是错。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是说他踏着落水姗姗而来,脚步轻盈得好像在水上漂动那水上微微卷起的水波,仿佛是他罗袜卷起的尘埃。这是多么轻盈的身姿啊,难怪小说家要把最高明的轻功命名为凌波微步。这惊鸿一瞥、凌波而去的洛神,最终成为人们心头的美丽经典,让甄夫人洗掉了现实的屈辱,获得了文学上的永恒。

十.冯小怜(北齐后主宠妃)

政治上的乱世奇葩,感情上的薄命儿女。

冯小怜悲剧的根源不是这肉体的软弱,而是精神的软弱。他在北齐当淑妃的时候,不肯负一点政治责任,只知道任性胡为,在北周当俘虏的时候,又不敢做一点反抗,只知道随波逐流,他没有木兰的刚强,也没有绿珠的烈性,所以才会像一棵小白菜一样被装在盘子里,一会儿端给这个人,一会儿端给那个人,直至被丢进垃圾桶,这样看来,再美的物体也终究需要灵魂的支撑,才能谈挺胸抬头,活成一个大写的人。

隋唐传奇

十一.洗夫人

他是岭南女人的大首领,但是他又心向中原。先后接受梁朝、陈朝、隋朝三朝的封号,最后带着包括海南岛在内的闽南百姓平平安安地融入了中原政权的怀抱,不仅作到了保境安民,还帮助隋朝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以边地女性之身,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历史版图。这个功绩,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所以周恩来总理才会说,洗夫人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强龙不压地头蛇

大名鼎鼎的高力士,正是洗夫人的第六代孙子。

1.许嫁冯宝(即是长官,又是对手)。我们现在讨论婚姻,经常会谈到女性,到底是高攀好还是低就好,或者到底是干得好重要,还是嫁的好重要,这些话题貌似令人困扰,但在洗夫人面前都不是问题,他既不高攀也不低就,他寻求的是知己知彼,优势互补,而且正因为优势互补,他的婚姻和事业并不矛盾。嫁得好的同时也干得好,而且是两个人都干得好,连国家都因此受益,这可不光是婚姻智慧,还是政治智慧。

2.助夫杀贼。疾风知劲草,慧眼识英雄。

3.大义降隋。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面前,顺势而为当然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尽管如此,人却不能只认形式,不讲良心,面对自己曾经为之效力的久朝廷,洗夫人先是痛哭不舍,然后才能释怀而去,痛哭是情义,释怀是智慧,把道德和智慧结合在一起,这才是岭南圣母的心肠,也是一个真正政治家的修为。

我们今天经常讲家风家教。洗夫人家教的核心毫无疑问,就是那10个字: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这个好心他不是狭隘的中心,而是更为广阔的诚心。所谓诚就是尽心竭力,尽心竭力的对待岭南百姓,也尽心竭力地对待中原王朝。唯其诚意,所以正心,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道理洗夫人说的朴素,但是悟的深刻。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约白乎,涅而不锱。孔子说,所谓坚固就是经受打磨,也不变薄,所谓洁白,就是零售,晕染也不变黑,只有这样才能叫做君子,想想看能够符合这个要求的,不就是洗夫人的那一颗穿越千载的好心吗?

十二.独孤皇后

武则天的精神力量,来自一位隋朝的女性前辈,这位女性前辈在御夫 御子 御国等方面都颇有作为,堪称武则天前传。这位女性就是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

1.隋文帝杨坚坚守一夫一妻原则。有胆有识有勇。在关键时刻帮助杨坚做出政治决断;给隋文帝贡献政治智慧;维权的手段特别刚猛。

2.废长立幼

3.厉行节约 压制外戚,自觉维护皇权风范。

独孤皇后是一个极有本领的女性,但是他也有重大缺点,那就是过于严苛,他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人,在他的心灵世界里,没有灰色这种过渡色。他在个人打交道的时候,越缺乏必要的宽容度。有道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当你只允许完人存在,而对不完美的人又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时候,就会出现三种可能:一种是这个不完美的人,拼命压抑着自己的不完美,等到有一天,他终于有机会释放的时候,那不完美就会变本加厉的表现出来,比如隋文帝;还有一种是不完美的人,假装成完美的样子来欺骗你,但他终有狐狸尾巴露出来的那一天,比如二儿子隋炀帝;第三种人则是这个人虽然不完美,但人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而这个有价值的人却因为不完美而被你淘汰了。比如高营。这三种情况,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国家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共享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追求。

一个对人对己都过于苛刻的人,格外容易消沉和失望,而失望又会反转过来,让人更加苛刻。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炼,把身体练成金刚是智慧,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更是智慧,人生的成败,有的时候就在这火候的把握上。

十三.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女儿)

不仅仅是将军夫人,他自己就是赫赫有名的将军。

不接受城府观念的束缚,对下等人委以重任,用之不疑,这就叫不拘一格降人材。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山河具壮,儿女英雄。

拿妇女来激励男子是古代文人的常态。三字经中说,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而男子,当自警。承认女子的聪慧,只是为了砥砺男子,囿于时代,囿于观念,他们虽然看到了妇女的能力,但并不真的愿意承认妇女的独立价值。但是,今天的我们知道,平阳公主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军事统帅,他的存在,不是为了陪衬哪个男子,更不是为了激励哪个男子,他就是他,巾帼就是英雄。

十四.长孙皇后

历史迈过南北朝的动荡,迈过隋朝的冒进,进入花团锦簇的大唐盛世,需要一位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女主来开创局面,引领风骚。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就是这样一位有分量的大女主。

1.合情处理。重责而轻罚,抓大放小。

2.谏太宗十思疏。

君明则臣直。

皇帝必须尊重大臣的意见,用贤人政治来弥补君主集权的不足,这样才能长治久安。

管是要管的。但劝诫的方法不是直谏,而是曲谏或者叫谏而不犯,我指出你的错误,但是绝不冒犯你的尊严。如此富有女性气息的劝谏方式,恰恰适合唐太宗这样的政治强人,这才能收到最好的劝谏效果。

爱惜羽毛,洁身自好。

抑亲而扬疏,这才是对人情的精准把握。

公和私本来没有绝对的标准,关键问题还是要安定人心,面对复杂的人心,长孙皇后既不是恣意任情,也不是毫不留情,而是以义制情,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天下人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外戚安分守己,波澜不惊。

我一直觉得贤后和明君一样,过年要时时提醒自己,也要经常修剪自己,这样才能少犯错误,乃至达到奉公灭失的境界,但是尽管如此,贤后和明君的精神底色一定不是压抑,不是拘束,而是自信。只有高度自信,才能建立起高度自尊,而高度自尊又会催生出自律的意志和自强的能量,换言之,只有自信的人才会有力量修剪自己,完善自己。

就拿走孙皇后来说吧,因为他相信自己,他才会在玄武门之变中坚定地站在丈夫身边给将士们传递武器,他也才会在丈夫登基之后,毫不犹豫地退到幕后,做一个温柔的贤内助,而且他还会再该享受生活的时候,恣意的流连美景,也恣意的顾盼神飞,他能写诗记录生活,也能把生活过成壮美的诗篇,这样的人放在今天,也是傲骨贤妻。

十五.文成公主

大唐盛世的一个得意之笔,就是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我们今天自然不必再去迷恋当年的朝贡体制和帝国心态,但是和更多的民族友好交往和更多的地域建立联系,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称道的盛事,文成公主就是这盛事地践行者。他说,参与的那件历史大事,是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亲。

文成公主和亲不是被迫求和中国古代,大多数公主和亲,无论是汉朝的昭君出塞还是清朝的和籓蒙古,都不是屈辱求和。为什么呢?因为需要和亲,恰恰说明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力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如果哪一方具有碾压性优势,那还有什么必要和亲,直接打不就行了,所以文成公主和亲其实是一种战略布局,这个战略的核心就是以小的代价,换取巨大的国家利益。

我们从小学习历史都会看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并肩而坐的雕像,藏族人民至今还仍然认为文成公主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是大慈大悲的绿度母,这本身都证明了文成公主的崇高地位。

和亲的重要意义,最真实的作用,一个是合法派驻一个外交使团,另一个则是在双方之间建立一种长久的亲缘纽带。

春风化雨的浸润,这样的浸润,我们仍然相信,甚至是坚信。以女性的柔弱只手拉起两个当时最为强悍的政权,并且把他们紧紧挽在一起,千百年也不分开,这才是文成公主最重要的历史贡献,能够有这样的作为文成公主,当然不朽。

十六.武则天

这位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本身就是大唐王朝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最好代言人。

1.武媚娘诗调唐高宗。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如意娘开启了他的如意之旅,这就是武媚娘诗调唐高宗,一首诗里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更有过人的胆略和才情,这种素质综合素质不正是他一生步步登高的真正理由吗?

2.武皇帝写诗催花开。武则天改唐为周,当上了皇帝,他的这般作为,有违儒家伦理道德,颇有一些大臣愤愤不平,甚至想要造反。

3.龙门赋诗夺锦袍

收揽人心,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武则天本来就具有这样管天管地的威风,举重若轻的能力和恩威并施的手段,而且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为顶天立地的一代女皇。换言之,这首诗也算是民间对她的一种加冕。

如果说,武媚娘诗调唐高宗反映的是武则天青年是时代的风情,武皇帝写诗催花开,反映的是武则天壮年时期的威风,那么龙门赋诗夺锦袍反应的,就是武则天晚年的风雅了。这三个特性综合到一起,恰恰就是武则天的过人之处,他不乏风情,这才能让他得到唐高宗的爱情,进而走出感业寺,走出青灯黄卷的既定命运,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次飞跃。他不乏威风,这才能让他赢得群臣的敬畏,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雄飞高举,君临天下,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飞跃。他也不乏风雅,这才能让他赢的文人的赞赏,赢得文化保护者的身份,正是在他的倡导之下唐朝,形成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风气,我们由衷喜欢的唐诗,也正是在这样的风气之中成长成熟的能给中华中国文化,留下这么美丽的一笔,这不也可以算作他人生又一次飞跃吗?

所以请大家更加立体的看待武则天,也更立体的看待中国古代的政治女强人。这些人可能既不是古人所贬低的牝pin(雌)鸡之晨,惟家之索,也不是近代人拔高的妇女解放先驱。他们其实更像是经过生活层层打磨的钻石,每打磨出一个立面,就展现出一个立面的光芒,所有的柔光与重光汇集在一起,才成就了他们夺人眼目的璀璨光华。

十七.太平公主

唐朝也罢,中国古代的任何朝代也罢,给公主设定的空间,就只有那么大,身为公主可以选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只谈风月,不谈风云,这其实不过是普通妇女生活的高配版,太平公主早年享受的就是这样的生活,这也是历史上绝大多数公主的生活方式。

当然身处高层政治中心公主也有可能被卷入政治漩涡,在半梦半醒中走上政治舞台,太平公主后来走的就是这条道路。

事实上,不管不光是太平公主,我们之前写过的平阳公主带兵,文成公主和亲走的也是这条道路,这条道路貌似中公主走出了家门,但究其实质他们还是在为家族效力,为父系家长效力,而只要他们还在效力,他们就是世俗公认的好公主,可是太平公主又往前走了一步,她想抛开这个父系家族,为自己效力。换言之,他想做女皇,而不是公主,可是这一步让他从人生巅峰跌下了万丈深渊,因为这一步可不是一小步,这是历史的一大步。他那个时代根本承受不了这样大的步伐。那个时代还根本没有妇女独立的大前提,太平公主的追求,不具有历史的正当性,它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但是不具有历史正当性,并不意味着不具有价值正当性,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发现越来越多的女性正走在太平公主试探过的那条路上,而今那条路不叫皇权,而叫平权。

十八.杨贵妃

杨贵妃的故事在中国流传流传很广,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他是个几乎丰艳的胖美人,他先是嫁给了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琩,然后才被唐玄宗父纳子妻据为己有,因为他的专宠,娘家人都跟着鸡犬升天,他的堂兄杨国忠更是一路当到了宰相。然而,乐极生悲,安史之乱突然爆发,杨贵妃暴死在马嵬坡前,大唐的开元天宝盛世也随之截然而止。

1.得唐玄宗宠爱,不是笼统的,因为他美,而是因为他有一种特别的天真之美,艺术家之美,他从来没思虑过政治也没有干预过政治所谓天真就是心地单纯率性而为这种不成熟的状态,其实并不符合后妃的身份,但他恰恰是一种青春的诱惑,让人特别是已经过于成熟的中老年男性心动不已,艺术家之美淋场雨一五弹琵琶。他的这种天真之美和艺术家之美太符合唐玄宗晚年的心境了,唐隆政变,生死存亡之际,出身武将家庭的王皇后曾经亲自参与谋划,他爱皇后的刚劲之美,开元盛世时代,头脑清醒的武惠妃(武则天侄孙女)为他出谋划策,他也爱武惠妃的智慧之美。这两位皇后一个尚武,一个崇文,一个创业,一个守城,都曾经是他的重要帮手,可是到开元末期,乃至天宝时代,唐玄宗功成名就,已经不思进取,只愿享乐了。这时候他寻找的也就不再是政治帮手,而是享乐伙伴。谁是这样的伙伴呢,当然是杨贵妃,他脑子里只想着玩,又能玩出花样来,这样的人,让老皇帝没有心理负担,而且有精神追求,如此迷人的贵妃,如此动人的爱情,毕竟被安史之乱撞了个粉碎,安史之乱,不仅仅是大唐王朝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转折点。此后的王朝也曾疆域辽阔,也曾经济活跃,但是若论整体影响力,却再也没能恢复到大唐盛世的局面。

杨贵妃真是一个生错了年代,也生错了环境的女子。他没有长孙皇后那种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的自信自觉,也没有上官婉儿那种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的骄傲倔强,如果身在民间,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撒娇发嗲的小家碧玉,如果是在今天他也可以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优秀艺人,他只要美就够了,他就不该成为一个政治人物,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他没有身处大唐盛世这样的大时代,没有参与到波诡云谲的政治变动中,他在历史上也就不会留下名字,留下波澜起伏的生活轨迹,留下感天动地的爱情传奇,这可能就是历史的残酷,同时也是历史的慈悲吧。

宋元融合

十九.萧太后(辽朝)

俗话说得好,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萧太后系缔造了辽朝的盛世,同时也成就了北宋的盛世。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业绩。

中国古代女性的无力感其实不分朝代,也不分民族,但是抛开这些属于古代女性的共性,我还是觉得辽朝的萧太后有一些分外独特的魅力。他们身上那种壮士断腕的气魄,那种收放自如的气度,那种东去能翻鸭绿江的气概,恰似吹过广袤北方的一阵雄风,令人振奋不已。他们的人生汇入了波澜壮阔的中华历史,他们的精神也让中华历史变得格外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20.曹皇后(宋仁宗皇后)

一个本该像红太阳一样的人却并没有发出咄咄逼人的气息,而似乎成了一抹温柔的白月光。这个处世之道用一个字形容叫退,用两个字形容叫本分,用四个字形容娇弱德之美。

退避妃子,退避大臣,退避孙子。

叶嘉莹先生发明了一个词较弱德之美。他说,若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她的丈夫宋仁宗吃到沙子也不声张,生怕御厨房的人受处分,这也是弱德之美;唐太宗纳谏是弱德,汉景帝节约还是弱德之美。甚至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特征就是屈己尊人,克己复礼,这都是弱德之美。

弱德培养出来的不是弱者,恰恰相反,能够承受打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都是真正的强者。

不是每一个女性都能有辅佐皇室的机会,有机会儿不滥用,有能力而不跋扈,以弱德之美成就强者之志,这样的皇后值得赞美。

21.梁红玉

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樊梨花。

梁红玉,战鼓雷战金兵的英雄传奇。

因为敢于擂起战鼓,迎战强敌的女性,未必足以改变历史,但他足已振奋民族精神,这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清风云

22.秦良玉

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写就的。

23.李香君


我们做事作文,不要摆花架子。不忘美人风骨,才能当个君子。

24.孝庄太后


太后下嫁,其实是出自出于对儿子的爱,这是深沉的母爱,更是清明的政治女性,正因为如此清朝才能接连出现两位年幼君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直至诞生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熙盛世。

谈到中国古代的女政治家,我们很容易把目光集中在那些出头露面的女性身上,比如君临天下的武则天,或者垂帘听政的慈禧。但事实上躲在背后为未必没有躲在背后的能量,就像很多最严肃的政治问题,不妨通过最温柔的情感方式解决一样,审时度势,以柔克刚,这就是孝庄太后的智慧。

25.秋瑾

秋瑾生活在清朝末年,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终结,也是我内心最为敬仰的女性,一直都是。武则天和李清照都是女性杰出的代表。他们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在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最高成就,让我写起来都觉得笔底生风,仿佛与有荣焉。

秋瑾和之前的27岁女性相比,秋瑾和我们更像,她不外必须是谁的女儿,或者谁的妻子,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新旧两个世界交替之际,他曾经为了追求独立和解放在群和己,家和国之间反复徘徊,反复挣扎,也正因为有了以他为代表的那些女性先驱的奋斗牺牲,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与尊严,也才能坦然的回顾历史回顾 3000年来女性的坎坷历程。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内心却要比男子还要浓烈。

秋瑾并不是一般女性,他有着超出当时一般女性的抱负和理想,一个女人,究竟首先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女,他到底是属于家庭,还是同样也属于社会。我们今天也许可以说这并不矛盾啊,一个女人,当然可以继续一个人,又是一个女,他既可以属于家庭,也可以属于社会,但是别忘了我们今天能这么想,能这么做,恰恰是秋瑾他们这些先驱誓死奋斗的结果。秋瑾当时不能这么想,也不能这么做,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到二选一的选择题,他最终的决定是和家庭决裂,去往天涯海角去,寻找茫茫红尘之中的知音之人。1904年秋瑾东渡日本,从此开始了鉴湖女侠的革命生涯。

这个女子并不是一般的女子。他的内心原本就是一位壮士。

他是一个完整的巨人,令人高山仰止。

传统女性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家庭,哪怕是花木兰和梁红玉这样的战争英雄也莫不如此,花木兰从军是替父,梁红玉擂鼓是助夫,他们的英雄行为的动力来自家庭需要,他们的行为的合法性,来自是家庭身份,他们最终的归宿也只能是回到家庭角色,所以花木兰在从军十年之后,也必须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耳熟能详的诗句背后除了有木兰的恬淡之外,是不是也有木兰的无奈呢?

由内而外,因家而国并不是不好,但如果女性只能这样选择却一定是不足够好,秋瑾买刀纵酒、抛头洒血并不是因为家庭变故,而是因为祖国沉沦,他一个独立个体的身份感受着迫在眉睫的亡国之痛,他也要进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他需要援助,只是他的后援,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父子兵、夫妻档,他寄予希望的,是志同道合的知音、同志。事实上,为了实现这样的人生价值,他甚至干脆抛弃了家庭,哪怕是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家庭。

一个女性可以选择为家尽力,也可以选择为国尽忠,更可以像今天的大多数人那样选择家国兼顾,但选择的前提是社会环境允许你选择,个人也拥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能力,能够坦然地做出选择,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女性才能既发挥着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双重作用,也能发自内心的接纳和欣赏自己的性别。

我们为什么由衷的敬仰秋瑾,因为秋瑾是一个开创新时代的女性。他不再是必须有替夫的理由才能从军的花木兰,也不是只能为国家沦亡而哀哀哭泣的李清照,它不仅能爱家也能爱国,他不仅会流泪,也敢流血。他身上带着旧时代的影子,但他更多的披上了新时代的霞光。这霞光如今沐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感谢从娥皇女英那个时代一路走来的先辈女性,感谢他们心怀锦绣,口吐芬芳,感谢他们雄心勃勃,奋斗不止,感谢他们留下来的每一个脚印,让我们思索将往,知所从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58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615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933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976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999评论 6 39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775评论 1 30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74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5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854评论 1 31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07评论 3 33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46评论 1 35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2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84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53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420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07评论 2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