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是对学龄前儿童的生理、认知发展以及儿童的社会、个性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能够帮助我们对儿童的情感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幼儿教育中,往往是大人的情感对儿童的情感产生了影响,而非儿童的情感对大人产生了影响。成年人是否想要知道孩子的想法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要明白,在这之后,你是想不是想要让孩子成为你想要的模样,当一个人对你言听计从的时候,常常就是两个人之间彼此积累消极情绪的开始。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人这一生究竟是怎样的?我想,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断变化和持续。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之路上,都会脱下一层幼稚的外衣,穿上一层成熟的铠甲,人就是在这种蜕变中不断变化,这就是成长。但其实,没有一个人真的拥有“长大了”这个状态,发展心理学是这样给人的成长下定义的:“一个人的精神发展是一个伴随一生的、终生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成长问题,在开始和结束之间,横跨了一生的时光,从胚胎到婴儿的出生,从儿童到青年,从中年到老年,直到生命的结束。人生之旅,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那么的漫长,那么的精彩,人在漫长过程中不断地发生改变,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心,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人的成长是从观念的改变开始的,有句话说得好,“即使你做了错误的决定,你也可以改变你的工作。”人不应该被早年所作的抉择所羁绊,一个人必须经过他一生中必须经过的几个阶段,他才能得到全面的成长。人的价值观念、兴趣、能力,以及特定的生存环境的改变,会使一个人的未来的发展不适合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做出的职业选择。人的一生都在发展,每一个时期都伴随着成长与衰败,年轻时因为选择而得到,年老时因为选择而丧失。还好,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具有很大可塑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有很大提升自己的方法。如果你试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就会发现,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着新的知识,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因为我们过于注重个人的稳定,却忽视了个人每时每刻的变动。小孩也是如此,每一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任务。就个体而言,人的身体、心理、认知三个层面上的发展,是一种获得与失去之间的动态平衡。生命的最终发展,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尝试。发展与历史、文化息息相关,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必须了解他所在的环境。我们应该按照孩子每一个年龄段的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在此过程中,身为教育者,必须将每个儿童的独特之处牢记于心,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协助他们处理好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和冲突。
通过学习心理学,许多以前模糊不清的观念都变得清晰了,如归因、平衡,尽管书上没有特别强调,但却无所不在。从前以为长大就是懂得道理,后来认为就是要负责任,现在我觉得是平衡自己,而这也是对人毕生发展过程的一种验证。小外甥已经四岁了,回家一路上都在嘀嘀咕咕,听姐姐说,他一个人的时候总爱一个人自言自语。我们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这种“自我对话”可以被用来引导孩子的行动与想法。孩子们可以通过自我交谈来进行沟通,就像他们自己的反应板一样。从这一点来说,自我对话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阅读,不仅要了解孩子,还要引导他们的成长,,我们可以用“语用论”来指导孩子发展社交语言,要让孩子能够根据别人的回应来调节自己的语言,从而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事实上,不管是心理学者,还是一般人,我们都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一个人的成长既受遗传基因的影响,也受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是,心理学者把这个问题往理论化的方向发展,而我们每个人都将其回归到了每天的生活中。
我一向认为,《发展心理学》是一本实用心理学的参考书。读书时,这本书是我的专业书籍,当了老师之后,这本书就成了我的职业指导指南,再之后,这本书就成了我理解父母的精神指导。事实上,所有这些,都是我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成长过程,是我在社会上的作用,同时也是我一生的追求。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特别是为人父母的,都必须要有一本科学的儿童心理学手册,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各种心理结构,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一起成长。我发现,到了这个年龄,阅读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童年时代的阅读,是一种真正的需要,一种对孩子认识发展的需要;青年时,从教学需要出发,真正进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而成人期的内容,则是与现实相比较,看一看自己是否也是如此。关于老人阶段的内容,则是出于对父母的关心,希望了解一下忽然变老的双亲的心灵世界。
这本书是为年轻的家长准备的,它能帮你做一个好家长;这本书也适用于所有人,它能让你更好的生活;这本书也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它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父母。只有理解了人一生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规律,才能做好父母,做好自己,做好子女。在每个不同的时期,都会从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及个性发展等角度,对各个时期的人群展开分析和阐述,这使我能够全面地了解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在对自己的发展状况进行反思和预测,并与书籍中的描述相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有了与以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人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与发展中的,未来的教育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求知欲,要有一颗终生发展的心,才能与孩子们一起健康地成长。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很期待用新的角色与这本书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