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大西部,都是荒无人烟,那里经济落后,需要人去奉献,代价就是青春和低收入。酒泉,德令哈,嘉峪关,这些地理名词,只存在我的历史知识里。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这是我对德令哈唯一的最直白的印象。
因为一些原因,我无意中认识了那里的一些朋友,他们的真实状况让我吃惊。
不排除那里还是有很多穷人,但是如果是在其中的某些大型单位,收入很丰厚,比在一线城市要滋润太多了。
比如在地图上都找不到的404核城,就是那个在1964年和1967年,分别成功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和一颗氢弹的地方。
天气预报上播完甘肃省会兰州后,下一个就是“甘肃矿区”,其实就是“404核城”。
那里居住着一个数十万人的、庞大的人群。
老一辈的人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即使小到卖早点的阿姨,都是当年上海顶级的厨师。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常的修锁匠,从来不用模具,只看一眼就能配出一把一模一样的钥匙,都是扫地僧似的存在。
他们为了这个小城市的建设,奉献了一辈子。等到了他们的下一代,很自然就留在了当地,并且子承父业,都进入了这个集团。享受着国有企业的待遇,几乎不会有下岗的风险。从小到大,从上学到工作,以及各种生活琐事后勤,一切都有人承包,而且还拿着绝对的高薪。
他们中的很多人,烦恼都来自于,家里这么多的钱,怎么消费掉?买房?大一点的城市都限购,买车,早都家家配齐了。买奢侈品?对的,这是很多人共同的爱好。根本不用担心老了怎么办,完备齐全的退休系统,已经提供了免费的足够的保险和高退休金,待遇好到让很多一线城市的上班族羡慕嫉妒恨。
这,其实真是他们应得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当年在黄沙漫漫的戈壁滩上,开辟出一个这样的新城市,并取得瞩目成就,该有多难?无法想象。
还有远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格尔木,那里也有一些开在戈壁滩上的不一样的花。从无到有,从黄沙到一座城,拔地而起,高大矗立的油井,远离繁华,而又自成一统。我们以为拥有的大城市的满目繁华,其实只是一种心理错觉,很多人就算身处闹市,一年也不会远足很久,只是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转悠生活。所以一座能自给自足的小城,其实已经足够了。
我羡慕他们的高福利高收入,但是扪心自问,可能也确实有些难熬。毕竟有些人要承受失去一部分的正常生活。例如工作半年再休息半年,长久的夫妻分居,远离家庭孩子。
说这些,只是想表达下,在中国,真的有很多人的生活,与大众普遍理解的不一样。
如果是你,你愿意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