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学习中学生的创造力
接到教务处的临时通知,要代上七年级的一节课。 许老师希望我上新课,不影响教学进度。上什么呢,我看了课文内容,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这个单元的单篇教学都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我从学生那了解到,他们第三单元的新课学习也是刚刚开始。
时间紧,受赵晶红老师上次公开课“字词教学”的启发,我临时整合了这个单元的字词教学。对于字词识记、理解这一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但是每次检测显示学生自主完成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在大多情况下,老师们在每篇新课学习前都得花费时间进行字词教学。所以我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字词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识记、理解字词的方法 。
我给学生预设的目标是:
1.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交流、看拼音写汉字等活动,让学生熟记第三单元课文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通过具体语境题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课前准备:第三单元重点字词的音、形、义资料。
我的课堂预设结构是:
任务一:识记字词的音、形、义
活动一:个人自主识记 (时间:12分钟)
要求:1.大声朗读,但不讨论。
2.用红笔及“O”符号圈出你不认识的字; 用兰笔及“△”标记你 认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活动二: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识记字词的难点或方法。(6分钟)
1.分享语言表达:“我认为______字易读错或易写错,我的识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小组推选出最佳字词分享员。
活动三:最佳字词分享员上台展示小组的分享成果。
要求:每人发言不超过1分钟,后面的同学不重复前面所讲的方法。
活动四:看拼音写汉字
倒计时,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活动五:小组成员互相批改。时间:5分钟
1.评选出本节课最佳字词过关员。
2.对于不过关的字词请订正三遍。
环节二:练习检测(应该是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完成)
通过不同题型练习,检测学生识记的效果。
教学反思:
1.这堂课预设时间可能要超过40分钟,但当时时间紧,我就先按这个执行。
在A班上这堂课的时候,学生在”活动一“中并没有用到12分钟。所以在B班上这堂课的时候,我就把第一个活动的预设12分钟,变成了倒计时:要求”全体学生起立,你认为自己识记好了就可以坐下,比一比,谁注意力最集中,记忆效果最好。“最后大部分同学坐下时我看了时间,将近14分钟。
我的结论是“学情不同,学生需要的时间也不同。”但在接下来的环节中B班的表现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2.在“活动三,最佳小组字词分享员上台分享”环节,B班的分享比A班要精彩得多。我还清晰地记得:
同学1:我认为易写错的字是“徜徉”和“倘若”,我是这样识记的:两个人在一起散步很悠闲自在,所以是双人旁,而倘若是说这种情况是假设的,他只有一个人,所以是单人旁。评:结合词义创造性的识记,真是太棒了!
同学2:我要求我们组员的识记方法是,把你认为你不会写的字和拼音抄写三遍,先写汉字,再写拼音,然后用手捂着前面的汉字再看拼音写一遍汉字。评:孩子想得真是细致,很后悔当时没拍一张他们小组写的成果。
同学3:我给我们小组分享的是“攫”字,我识记的方法是:“攫”字的右边上面是两个“目”,中间像“双”繁体字的一部分,但是只有半边,所以下面只是一个“又”字。评:孩子的知识很丰富,联想很恰当!
同学4:我给我们小组分享的是“噬”字,我识记的方法是:我把上面的竹字头想象成两个人,那整个字就可以想象为一个巫婆用口袋追着两个人跑,想吞噬他们。评: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
我的思考:这个班级是B层次,可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是令人惊喜,真不能只用一个简单的分数去评价孩子。
3.一堂简单的字词识记课,让我记忆犹新。我们老师一定要想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创造生成的时间和机会,信息技术能让我们老师改变教学模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生成,几十个学生的创造力远远超出一个老师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