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本章讲述中正之道,祸福相依,取舍守一,不偏不倚。国家的政治宽厚清明,人民就会纯朴忠诚富贵和睦;国家的政治苛刻黑暗,人民自然缺其所缺狡黠、抱怨。态度决定很多东西,政策法令也是一种态度,是国家对人民的态度。国家法令严苛的干预、限制、禁令,那么人民对自我的处境就会心存不满,就会激发其内心的反抗意识;国家法令宽松、淳厚、中正,那么人民对自我的处境就会感到满足,内心的安逸会激发其创造和维护国家利益。灾祸中倚藏着福祉;福祉中伏藏着灾祸。福祸的依存关系和阴阳的依存关系是一样的,人们常说:富贵险中求,就是看到了灾祸中的福祉,然后冒险一搏。谁能彻底的洞彻其中的端倪呢?并没有标准来衡量或是参考。这就是一种自我的体悟和认知态度,完全出于心。内心的偏倚就造成了所见、所感、所决定的偏倚,好与坏也只是出自自我的内心的判断。正直的为何变为邪变得诡诈?善良为何变得恶毒?人们所迷惑福、祸的变化,是由来已久了。自我对于事态或是人的状态的突然转变总是感到愕然不可理解,人,无论是先人后人,在人生过程当中,之所以会没有目标,迷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是因为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活在过去,活在别人的心目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并且很顽固。因此,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耿直而不放肆,光明而不炫耀。圣人行德注重自我的内心张弛有度,但不凌驾或是施为自我的状态强加于人。始终是行自我,外现自我。
生活中自我的态度和欲望应该建立在宽松的状态之下。无论什么样的态度、言论、行事方法、决断,都不可能令所有的人满意。很多时候自我往往会在这个时候迷失自我,磨灭了自我内心,不自觉的活在别人的态度和言语之中。没有自我就看到万物的本质,也不会觉察福祸所倚的状态了。福祸的启示说明伏藏、显现只不过是自我所偏倚的程度,不能守一持正就很难看清福祸的态势。对于外界强加于己的东西,太多的在乎,就会在自我的内心中徒增烦恼。所以自我应该有自我的原则,中正的态度但不是生硬的照搬照施;有个性、棱角分明但是只是自我的风格与他人无关,不会伤害他人的利益;取舍有度光明正大,但是不会炫耀自我的光芒,给人压力是人仰望,更多的是“行”自我的风格。
企业运营中管理者的态度决定了企业的状态。宽松坦诚淳厚的氛围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层层条例的严苛管理。当然即使实施严政那也应该以员工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制定执行。员工的心态和工作状态有时候也会是来自于对上级领导的仰慕和忠诚,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塑造就在于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管理者自身的态度、棱角、行事风格、决断能力等等,都是放射自我光辉的两点,但是能过释放但又不过于耀眼,只给到可望而不可及的态势,才是最有魅力的。员工会不断模仿学习,但是又很难超越,就会死心塌地忠诚的服务企业。
避祸倚福守中正,不偏不倚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