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交流结束后就在思考“格局”这个点,换个小一点的词,用“观念”吧。两个人合不来,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误会二是观念。有误会可以解释,但观念不同真的很难继续相处。
李老师给我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一个男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隔壁邻居小孩偷走了。于是他观察这个孩子的一言一行,觉得他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像个小偷。过了几天这个男人在家里找到了那把斧子,这时候他再看这个孩子,又觉得怎么看怎么不像小偷。一个人“观念”的形成,来源于他这一生看到、听到、学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决定了他是站在哪个角度看新事物的。换句话,大部分人只会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
跟长辈之所以有代沟,正是因为这个。他的一生所经历的世事,跟我们看到的现在的世界太不一样,形成的观念也不相同。当然,不同的观念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也不能说合不来而拒绝跟亲人长辈相处,而是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理解他们。毕竟,偏见来源于无知,是这个意思吧。
那至于朋友和伴侣,有选择的权利的时候,观念相不相似,在不在同一纬度肯定是摆在首位要去考虑的。都是老生常谈,不愿再去多讨论朋友关系。
之于自己,又想从“观念”回到“格局”上。一个人看入心的风景、所拥有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格局有多大。可怕的是,格局会从一个人的谈吐、举止里不经意跑出来。附上一段《心灵捕手》里让我心惊胆战的话: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讨论战争,你大可以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背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会吟风弄月,但你从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
虽然以上跟今晚与李老师聊的议题关系不是很大,但也因为跟她的一些对话让我对“格局”这个点有了些新启发。
不要在自己的人生地图上设置太多的路线,这样你就只会沿着设定好的路,看见你设定好的风景。最好的状态是,在行进的路上,不断在地图上添加新的东西,怀着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