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绿美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厚植群众推进绿美建设。
逐“绿”前行,要一切为了群众。绿美建设涉及城镇、社区、乡村、交通、河湖、校园、园区、景区等,群众诉求多样。只有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工作,才能赢得群众的坚定支持和广泛参与。要大兴调查研究,广泛了解群众需求,充分掌握群众想要什么样的绿美,进而有的放矢推进绿美建设,避免不接地气,甚至适得其反。要重视群众意见建议,采纳合理诉求,根据地理区位、生态环境、资源禀赋、地域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绿化美化,持续提升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绿化美化品质,深入开展“四旁”植绿活动,推进留白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加强立体绿化美化,建设公共绿地和美丽庭院。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让山体重披绿装、重展绿颜。依托特色景观禀赋,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和绿美古树乡村、绿美红色乡村等,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人居环境。
逐“绿”前行,要紧紧依靠群众。要抓住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的大的好时机,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和弘扬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提高广大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增强群众创造绿色财富的活力与动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植树造林、营造绿色家园、培育绿色产业的积极性,营造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引导群众踊跃参与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引导群众参加认捐、认种、认养等绿化行动,营造“乡贤林”“企业林”“巾帼林”“桑梓林”等主题林,逐步激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让群众实现“要我建设”到“我要建设”的思想转变;创新拓宽群众参加绿化美化建设的渠道平台,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利用“互联网+义务植树”等方式打通群众参加绿美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绿美建设,不只是一河一湖、一园一林的建设,而是全域、全链条、全方位的建设,是持久战和系统工程,需要聚众人之力、积尺寸之功。
逐“绿”前行,要成果惠普群众。绿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绿化美化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要让绿化美化建设成果惠及于民,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问题。要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绿美+”经济全产业链培育发展路径,推动绿化美化与生态经济、文旅产业、富民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