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研究设计的最初四个步骤:
1. 找到一个题目,而这个题目要具体到你可以掌握足够的相关信息。
2. 提出与该题目相关的问题,直到你发现某些引发自己兴趣的问题。
3. 决定你的读者会期待你用什么类型的证据来支持你的答案。
4. 决定你是否可以找到那些数据的来源。
最近也在重新思考课题,这四步骤是来源于《研究是一门艺术》中关于研究计划的部分。最开始我们得到的也仅仅是一个基因,一种疾病,一个生物学过程或者一感兴趣的问题。如何把这个展开而具体化呢?就是问很多关于这个问题的问题,就像是进行思维风暴一样,发散性的提问。最开始的问题可能是关于这个方向的前沿背景方面的知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查阅文献,专著等来解决。慢慢的问题会越来越具体,因为知识掌握的程度会越细越具体。接下来这些提问可能来源于文献,基于文献的思考。最后,得到一个具体的没有解决的问题。
当然,宏观和具体是相对的。做研究设计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理论可行的设计方案,以进行下一步的论证和实验研究的展开。如果陷入细节的泥潭,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不是每一个方案都值得去执行。因此,做研究设计的时候不必事无巨细的展开求证。
有了研究的问题就像找到了目标,不再是没有目的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能否实现或者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了。
理论上我似乎懂一些,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很难把控找文献和看文献的方向,有时候就会容易陷入细节,没有好好思考整体的课题。
做研究并非像在有熟悉目的地、有清楚标志的路径上游历,比较像是在茂密的森林中摸索,迂回地寻找某个在未寻得之前不知为何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