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时间从哪里来?老师一天只有24小时》,我之前也有这样的烦恼。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第一次当班主任而且教一年级,一年级小朋友的很多情况都不知道,学校的活动制度也不清楚,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样,嗓子失声,连续发烧,咳嗽……伤害了身体,班级还没有带好。三年后当我第二次带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就好多了,既能照顾一岁的的孩子,还能应对工作,那一学期,除了瘦了十几斤,身体还是比较健康的,没有生病。
分析其中的原因,大概就是我对一切都熟悉了,了解一年级孩子的生活学习特点,对学校运行机制也不再陌生,有了一定的经验。
工作这么多年以来,我发现教师的工作具有太多的重复性,所以很多东西也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尤其是班级管理中的各种计划、总结、会议、活动……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也很突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名教师想拥有更多时间,就意味着不能在备课上耗费大量时间,像死磕课本的做法,不仅耗时,还会让备课变得乏味无趣。”所以,有些重复性的工作,我们尽量减少花在它上面的时间,因为之前已经做过很多次,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做一些新鲜的,有创意的,有价值的事情上。
我认为这样的事就是阅读和写作,坚持每天读书,了解一些新的东西,我们的思想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引入。写作,记录下我们的思考,生活中、工作上有价值的事情,这是我们生命的印记,待到年老时,翻来读一读,别有一番滋味。
一天24小时,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我们的时间从哪儿来?减少做重复的事情,增加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的生命会更加丰富多彩!